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周恩来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将由此确立。
粟裕
(1907-1984)
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黄克诚
(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游击队党代表,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党代表、团长,第二路游击队司令,红三军第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代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人理书记,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书记。
谭政
(1907-1988)
原名谭世铭。湖南省湘乡县人。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军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肖劲光
(1903-1989)
湖南省长沙人。一九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一年赴苏联学习。一九二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六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七年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一九三○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政治委员,建黎泰警备区司令员兼红十一军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七军团政治委员,红三军团参谋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王树声
(1905-1974)
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分队长、大队党代表,鄂豫游击区总预备队总指挥,红一军第一师支队长、团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第十一师师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西路军副指挥,红九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兼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兼人民武装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嵩岳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械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老太太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
陈赓
(1903-1961)
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一九二六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被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
罗瑞卿
(1906-1978)
四川省南充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一九二八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西游击大队大队长,红四军第五十九团参谋长、纵队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局长,红军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八路军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许光达
(1908-1969)
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同年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排长、代理连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第十七师政治委员、师长,红三军第八师二十二团团长、八师师长,红三军第二十五团团长。一九三二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一九三七年回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一二○师独立第二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徐海东
(1900-1970)
湖北省黄陂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陂县区农民自卫军队长,中共黄陂县委军事部部长兼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独立营营长兼党代表,黄陂县补充第六师师长,鄂东警卫二团团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八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团长,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第二十七师师长,红二十七军第七十九师师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代书记,红十五军团军团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共中央原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
张云逸
(1892-1974)
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广东省文昌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防革命军旅长、师参谋长。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广州、香港做党的秘密工作。一九二九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司令部作战部部长,中央纵队先遣队司令员,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局第二书记,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
回答者:小寒の晨晨 - 助理 三级 9-22 13:23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很好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相关问题
• 关于十大将军十大元帅
• 开国十大将军里那位打仗最英勇?
• 十大将军是谁?
• 我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分别是?
• 世界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
更多>>
其他回答 共 3 条
十大将军
1、傅作义(1895-1974)字宣生,山西荣河人(今临猗人)。晋军的代表。对于他的历史,可能大家注意在他的北平和平起义。确实这是他做的一件大好事。然而傅作义的确是当时国共战场上的一位名将,一名抗日名将。涿州百日守将,是他成名的战争,从这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一个悍将,是一个善战的大将。在与日军大战过程中,他一生有着许多值得骄傲的战役长城,绥远战役,御敌平型关,孤军守太原,奇袭包头,收复五原。就是这样的一代名将,一位悍将,鉴于他的战绩卓著,以及军事能力实在是高,所以排他为大将的第一位,确是第一人选。
2、张治中(1890-1969)原名本尧,字警魄,后改字文白。安徽巢县人。张治中这个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后来在滇军、赣军、川军中挂职。此人属于那种平步青云中间有点小风浪型的人,这个人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还是颇高的,毕竟,例如《双十协定》,人家是代表之一,伊宁事件和平解决的重要人物,《国内和平协定》国民政府的首席人员,此人一生之中,政治主张并不是唯一的。鉴于此人的地位,以及资格这些原因,排他第二,是没多大问题的
3、薛岳(1896-1998)又名仰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他的能力实不是等闲之辈,在早期,陈炯明叛乱的时候,率兵进攻总统府,他跟叶挺将军一个守前门,一个守后门。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在”围剿“红军的时候,也是卖足了力气的,一直把红军逼入藏区。而后,在抗日的时候,作为中国的高级将领,他还是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的。三次长沙会战,歼敌10万多。在内战后,薛岳在海南组建起了自称为”伯陵防线“的部署,尽管,他认为坚不可摧,然而最后还是失败。从这一系列的事情来看他,是可以给他四个字:一代悍将。
4、胡链(1907-1977)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山西华县人。胡链这个人是以内战而出名的,毕竟年龄相对于那个时候来说是小了点,胡链的军可以说是一个可以大硬仗的军团。后期,一般都是胡链指挥几个整编师进行作战,俨然成了”胡链兵团“,蒋介石是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的。毕竟,亡国之兵如山倒,任你胡链多凶悍,仍是没用的。不过,对这样的一个人来说,是可以作为救急将军的。而且,仅他的指挥作战能力来看,让他当第4,是不为过的。
5、顾祝同(1893-1987)字墨三。江苏涟水人。顾祝同也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其人并没有多么高的军事能力,然而作为蒋介石的嫡系五虎将之一以及他在国民党军中的任职=地位。他当选低5,是全局的看法。
6、陈绍宽(1888-1969)字厚甫。海军一级上将,作为海军的老大,在日军投降的时候,作为中方海军司令员参加了受降仪式。因为他的海军司令员,所以凭借这点,他就没理由不能当。
7、刘峙(1892-1971)字经符,别号天岳。江西吉安人。也是嫡系五虎将在北伐战争中,他素有福将之称。不过在以后的抗日战争中,真正的显示出了他的能力,从四个字就可以看出”逃跑将军“说实话,此人并没很好的军事能力,而且在抗日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值的称赞的地方,更重的是,他的正面不抵抗,倒给他带上了”逃跑将军“这顶帽子。而且,此人还得罪了宋美龄。但是由于此人毕竟早期就打出了名声,那个时候在国民党阵营中是很有名气的一员战将,所以,排他完全是因为他的资历,以及他的那个时候在军界中的地位。
8、周至柔(1899-1986)原名百福,字至柔,后以字行。空军一级上将,由于此人是空军界的总指挥,所以仅此一项就可以保住他大将的位置。
9、何键(1887-1956)号云泉,后改号芸樵。湖南醴陵人。在抗日前期才是展现他的舞台,此人与在共产党方面一直是铁血政策,对于清除共产党,是不遗余力,早期国民军队跟红军的作战中,多次出自他手。然而此人在全面抗战开始后,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内政部长。转入后台运行工作了。对于此人的当选,并不想过多的介绍这个人,仅通过,他在前期与共产党的交锋,以及那个时候为国民党做的贡献上,所以选择了他。
10、黄百韬(1900-1949)字焕然。天津人,此人的资历需要考虑下,但是因为此人对蒋介石是特别的卖力,死心塌地的为蒋介石,而且,在全面内战的时候,疯狂的战斗,尤其是最后跟解放军作战战失败之后被解放军击毙。运河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国民将领,他的的确确是做到了,而且是真正的国民将领,就冲这一点,也得颁发个大将给他。
回答者:叛逆·小孩 - 助理 二级 9-22 13:24
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
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