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与像素数和感光元件面积的关系

2020-10-29 财经 216阅读
先了解一下像素密度这个概念:像素密度=像素数/感光元件面积
解释:同样的感光原件面积,像素越高,像素密度就越大;
同样的像素密度,像素越高,感光原件面积就越大。
像素密度特性:
像素密度越低,越有利于相机噪点控制,其成像质量也就越优秀。
像素密度越高,像素点与像素点间隔缩小,像素点之间相互干扰,最终导致高像素数码相机成相效果变差。
普通小DC为什么像素提高了,图片质量提高不明显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像素虽然提高了,但感光原件的面积没有增加,像素密度增加带来的像素劣化影响了图像的成像质量。
为了保证成像图像尺寸,保证像素不会减少,较好的方案就是使用大元件感光原件。目前的单反常见的有4-3系统、APS-C幅面和全幅面。尺寸都比小DC大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单反要比小DC成像更优秀的原因所在。
但大面积感光元件带来的情况是:体积相对更大,重量增加,成本提高,因此更多的是用于单反。目前单电或微电,已在面积感光原件方面进行了改善,不仅成像质量接近或可以比拟单反相机,重量上也比单反轻了不少,只是价格相对较高,一分钱一分货,总的来说还是物有所值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