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2020-06-05 综合 149阅读

1、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927-1937 毛泽东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土地法和宪法大纲。

2、大革命时期,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者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强调“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政策,

以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牺牲工农根本利益的方法来维持国共合作。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反而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谣言”,企图以此来拉住蒋介石。

实际上是为蒋介石涂脂抹粉、麻痹革命人民。蒋介石叛变后,他又吹捧汪精卫是国民党左派的“中心领袖”,更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没有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也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武装斗争问题上,陈独秀继续反对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张,并压制工农武装。结果,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发动屠杀时,没有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导致大革命归于失败。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问题上走向理论上的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付出了血的代价。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本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但是,党在幼年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理解还非常有限,因而还没有真正解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正是这种理论上的不成熟,使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并导致了党所参与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始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创造,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日益走向理论上的成熟。

正是由于不断走向理论上的成熟,所以党能够不断排除和克服各种机会主义包括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带领人民坚定地走上了以农村包括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完成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表明,如果没有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理论上的成熟,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党就不可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90年思想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