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专业是指当你在研究生统一招生网上录取后官方显示的你的专业名称,这个也就是个名字而已,同一个大类专业有很多细分,具体所做的研究内容取决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专业关系不大。
研究所一般指科研机构,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专门的科研机构,像中科院某某所,还有一种是高校学院一般为了区分专业而设置的不同研究所,它们都归属学院管理,只是各个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不一样,你可以说自己是某某学院某某研究所的研究生。
实验室一般是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场所,里面配备科研所需的各种实验仪器、计算机等设备,有专业的实验工程师,它一般属于某个研究所或某个学院,它就是你研究生期间最常呆的地方。
导师是你研究生期间的指导老师,给你一个研究方向,指导你进行科研活动,带你了解你所研究方向国内外的进展,导师有项目的话你还可以通过做项目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
至于具体关系,导师一般在研究所或实验室工作,你在这里进行科研活动,你入学后会有一个研究生专业,它一般只是个名字,没有太大实际意义,具体做什么要由导师来决定。
扩展资料:
研究生期间时间规划:
硕士期间的时间规划可以按照三个维度来进行。
第一个维度是按照论文的撰写进度来安排时间,论文分为大论文和小论文,写论文是读研期间的硬性要求,所以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的撰写。
通常在研一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之后,研二会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此时就要着手小论文的撰写,论文越早准备越好,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多发表几篇高质量论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大论文的撰写需要经过开题、中期、预答辩几个阶段,可以根据相应的时间点来制定具体的时间规划。
第二个维度是根据科研的进度来制定时间规划,以科研进度来规划时间可以结合论文的撰写情况,可以为不同的阶段制定具体的科研目标,围绕科研目标来制定时间规划。
以大数据方向为例,早期的目标是先确定当前的研究边界,这个过程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同时搭建起自己的科研环境(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搭建云计算环境等),紧接着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创新点不论是与行业的结合应用还是要扩展整体知识体系的边界,都会有一系列的成果。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一定要注重早期的研究效率,越早出成果越好。
第三个维度是按照学年来规划时间。通常研一的重点在于文化课程的学习,这个期间尽量多涉猎一些专业知识,尽量为后期的科研构建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外语不好的同学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来提升外语。
研二的重点在于科研,按照自己的科研方向做好时间规划,以季度为单位,尽量多出成果。研三的重点涉及到论文和接下来的规划,是选择继续读博还是参加工作,如果计划工作还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参加各种面试。
以学年来规划时间,一定要把任务往前赶,因为研三一开始就面临秋招,秋招还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