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几位回答都差之千里了,把爵位和勋官制度完全搞混了,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首先,“勋位”这个词并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官职体系,而是日本近代以来仿照西方授勋制度并参考中国古代勋官制度设立的,后来又在北洋政府时期被中国引进,这种制度更多的是源自西方式的功勋奖励制度,而中国古代的功勋奖励方式则自成体系,称之为“勋官”制度。
勋官是中国古代官称的一种,是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勋官制度肇始于北周,最初用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来渐及朝官。 隋代官制,设置了上柱国与柱国以酬军功勤劳,皆无职掌,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代始别称为勋官。
唐代置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共十二阶,自正二品至从七品,皆无职掌,称为勋官。
历代相沿,大体同唐,品级或有小异。元无武骑尉。明无上柱国而有左、右柱国,另有文勋官左右柱国、柱国、正治上卿、正治卿、资治卿、资治少尹、赞治尹、赞治少尹、修正庶尹、协正庶尹十一阶。
清代废除了传统的勋官制度,设立了一套以世袭为主,军功为辅的爵位体系,将勋官和爵位合二为一,勋官制度至此而终。
勋官和官职,品级的关系就是,勋官是官职的一种,有品级,享受相应品级的俸禄和待遇,但无职权,它是一种奖励功勋的荣誉官职,勋官与爵位的区别在于,它属于官职体系而不是爵位体系(如公侯伯子男一类的是爵位,而不是勋官),不能世袭。
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