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跨专业考,在录取时,录取学校会对学生有偏见吗?本人工科学生,

2020-04-24 教育 110阅读
  有偏见太正常不过。但没有必要过分担忧而徘徊不定。何必还没去做,就主观设定导师一定会歧视呢?不去想太多没有办法控制的后果,因为导师主观有没有歧视,我们无法控制。要做的还是扎实先行,拿出自己专业实力征服导师。从个人角度来说,跨专业考研成功案例不少。
  身边的两个例子。高中同乡,本科考上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后改名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考研上了清华大学法律硕士。成功原因:大学四年自学法律,考去律师资格证并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半年。研究生舍友。大学福大计算机专业。社会上工作几年后,考研上了福大马克思主义哲学。
  成功原因:努力三个月。说这些身边的个案不是想用个案来证明普遍性。而是说,跨专业考研是一个正常现象,从个人和导师角度都能理解。选择跨专业考研,源于不爱好本科专业。很多人本科读书期间,就不爱自己专业。这种情况的跨专业,可以提前着手准备,放长线钓大鱼。
  需要思考的是早点研究自己想考的专业,不要期待几个月时间就能达到学这个专业并考这个专业研究生的同学。这样的两个人摆在一起,导师有偏袒太正常不过。有选择性的避开劣势考研。比如有同学本科学的是工程类专业,想考管理类专业研究生但高数学的又不好,考研有目的性的避开考数学的管理类学校。
  这样子的情况导师当然能理解。从导师角度来看,有疑虑实属正常。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专业型教育。导师都希望招到本科阶段有一定基础、学有余力的学生。一是方便帮助自己做些课题研究,二是指导起来容易上手。所以要打消掉导师的疑虑,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建议做到以下几点:提早规划考研目标与过程。
  可以本科期间早点研究要跨考的专业,自学或旁听相关课程,甚至发表相当水平的论文;复试时候坦诚自己的考虑,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跨专业,但要明确告知导师,你的专业已经努力到让他放心的程度。很好的权衡自我能力,通过这种跨专业努力,能否努力达到导师的标准。
  而不仅仅是策略性跨专业。此外,建议专业跨度不要太大,可以专业大类内跨,尽量少跨专业大类,以减少难度。与其说对跨专业考研学生的偏见,不如说是导师对这种学生对要考的专业,学习能力的不缺定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让导师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小海看社会”,一位普通大学老师,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只为百姓说实话。
  希望与大家交流讨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