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气体保护焊电流电压如何调试?

2020-05-03 社会 137阅读
这是我编写的气体保护焊教材中的一段摘录,关于如何调节焊接规范的部分和气孔部分。

b.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参数的调节: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工艺参数很多,但是焊工能够自行调节的只有焊接电压,焊接电流,焊丝直径,气体流量,焊丝伸出长度;
l 焊接工艺参数参考值:常用焊丝直径是1.2mm和1.0mm两种,此外还有1.6mm,0.9mm,0.8mm。其他直径的焊丝很难遇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采取短路过渡,所以每一种直径的焊丝的焊接规范区都很宽,在这个区域中,焊接电流与焊接电压必须匹配。
不同直径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参考规范
焊丝直径
焊接电压V
焊接电流A
焊丝伸出长度mm
气体流量L/min
Φ1.0
19-22
90-180
15
20
Φ1.2
20-30
150-300
20
25
Φ1.6
25-35
200-400
30
30
l 调节焊接规范的操作程序:焊机的电流和电压按照下列程序调节;
打开保护气瓶阀门,确认气瓶压力正常;打开焊机电源,确认加热减压流量计工作;加热5分钟;
拆开焊丝包装,把焊丝盘装在送丝机构的盘轴上,打开压紧手柄,用钳子把焊丝头剪成平头,焊丝头应当从焊丝盘下方水平插入送丝滚轮的槽轮;插入送丝软管;
关闭压紧手柄,把焊枪平摊在地面上完全伸直,按动远控盒上的白色快速送丝按钮,送进焊丝直到从导电嘴露头为止,如果是旧焊枪,可以先卸下导电嘴,然后按动微动开关送丝,露头后再装上;
用钳子把焊丝端部剪成45度尖角;
准备好试验钢板,目视焊机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左手有意识的把远控盒上的电压调低一些,右手握住焊枪,在试验钢板上引弧施焊;
如果确实电压偏低,握枪的右手会感觉到焊枪头部的强烈振动,听到电弧啪啪的爆断声。这是电压太低,送丝速度远远大于熔化速度,电弧引燃后又被焊丝踏灭时发出的响声;
如果实际上电压偏高,电弧可以引燃,但是弧长过长,焊丝端部形成巨大熔球,如果熔化速度超过送丝速度太多,电弧会一直返烧到导电嘴,把焊丝和导电嘴熔化在一起,送丝终止,电弧熄灭。这对导电嘴和送丝机构都会造成损坏,所以引弧时应确认电压没有偏高;
调节焊接电压旋钮,慢慢提升焊接电压,焊丝熔化速度加快,爆断的噼啪声渐渐变成平稳的沙沙声;
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如果电流低于预定值,先提高焊接电流,再提高焊接电压;如果电流高于预定值,先降低焊接电压,再降低焊接电流;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气孔:
1.焊丝成分不均匀导致的微小气孔:产生无规律,零星散乱。立即更换焊丝。
2.气体保护不良导致的成群气孔:这是最常见的现象。一旦产生就是一长串气孔。检查供气系统。一般都是没气或者气阀故障喷嘴堵塞螺纹漏气流量表结冰等机械原因。
3.
l CO气孔问题:Fe+CO2 →FeO + CO↑
Fe+O → FeO
FeO+C → Fe+CO↑
由于上述化学反应,熔池中,甚至在电弧空间的熔滴中,都可能产生CO气体溶解在液体金属中,如果熔池凝固时它们来不及排出,就有可能形成CO气孔。
针对这个问题,在焊丝中加入了Si,Mn,它们会抢在C脱氧之前与FeO反应,如下:
FeO+Si → Fe + SiO2 反应是可逆的;
FeO+Mn → Fe + MnO 反应是可逆的;
由于Si和Mn是焊丝在熔炼过程中直接加入的元素,随同熔滴一起进入熔池脱氧,这就是炼钢过程中的沉淀脱氧,速度很快,效果很显著。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氧化性导致的气孔。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焊接时,只要焊丝硅锰含量足够,就不会产生CO气孔。所以,CO气孔多出现在正常焊接的焊缝中。体积较大。如果焊接接头清理的很干净,二氧化碳也很干燥,保护气供气正常,焊接规范也适当,还产生气孔的话,就有理由相信是焊丝硅锰成分不足导致的。
硅锰不仅脱氧,而且能够有效的脱硫,脱磷。
l N气孔问题:空气中氮气含量达到76%以上,如果电弧空间保护不良,侵入量最大的就是氮气。虽然氮气不太活泼,但是还是会被卷入熔池形成氮气气孔。这时,二氧化碳氧化性的优点就显示出来了;
N2+CO2→ NO+CO 反应是可逆的
N2+O2 → NO 反应是可逆的
NO不熔于液体金属,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缝中的含氮量比焊条电弧焊要低。如果焊接规范过大,电弧长度过长,或者供气量不足,往往导致氮气孔。有时焊缝表面没有气孔,但是金相检验可以发现微小的气孔,这多为氮气孔。所以应压低电弧,清理焊枪喷嘴,保证气流畅通。
l H气孔问题:由于二氧化碳的氧化性,氢气孔不容易产生。这是由于;
CO2+H → CO+OH 反应是可逆的
O+H → OH 反应是可逆的
由于氢氧根不熔于液体金属,所以二氧化碳的氧化性降低了焊缝金属的含氢量和氢气孔敏感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