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流程来规划我们的自我介绍:
在姓名解读方面的注意事项是不要用负面的词语来形容,比如廖衍明,姓廖的名人并不多,而且廖字也不是词语的一部分,所以很难解释,史上出名些的廖氏可能是三国时期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后来有个廖仲恺,地位重要,但是国内特别是年轻人里面知道的并不多,另外还有个廖承志,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怎么办?宁缺毋滥,所以我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是说廖仲恺的廖。衍字首先联想到的是“敷衍”,人对负面的词都敏感,还有没有更好的词呢?一是名人,夏衍老先生;二是繁衍;还有两个生僻些的词,衍生和衍射,一个化学用词一个物理用词,你说选哪个?当然就是繁衍了。明字比较好解释,光明。所以大家看到,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就这样出炉了。那么缺陷要不要袒露呢?其实有不少培训师会拿自己的缺陷开涮,个子矮的说自己短小精干,个子高的说天塌下来有他顶着,谢顶的说是聪明绝顶,嘴巴大的是气吞山河……效果也不错,这是什么原因呢?西方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在陈述能力与吸引关系指出:人们最愿意接受和肯定的带有一定不足而又出色的人,而不是所谓十全十美的人。常言所说瑕不掩瑜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有能力将缺陷作为自嘲点,最后将其引申到专业优势中,则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是完全个人唱主角,而且时间充裕的时候,比如培训课上,如觉得有必要,还可以用教具。你可以把你的姓名图形化后放在一张幻灯片里,介绍完价值后就打出来给大家看,放一张廖仲恺的照片,放一张夏衍的照片,这样的记忆则更加深刻。有些老师愿意用自己的生理特征来做介绍,也是很好的,如果我将来谢顶了,我也许就会把秃头的那部分和“衍明”联系起来……
所有种种的介绍都是充分调动对象的听觉、视觉、甚至心理互动(比如幽默的介绍让学员笑起来),多重刺激保障自己被顺利记住,并将自己的姓名和形象与正面事物关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