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狮铁坟战队】立论: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我们把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称为心灵鸡汤,它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我方将根据现今社会现状与心灵鸡汤的作用来向您论证为什么当今社会需要心灵鸡汤。
如今我们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人都生活在快节奏之下,为了各自的目标不停地奔波。高考、就业、购房,种种压力让我们感到疲惫,难以喘息,也让我们感到迷茫。而在这样繁重的社会压力之下,更是不断有人经历高考失利、失业等挫折,处于痛苦之中。此外,这个社会也在逐渐变得冷漠。当我们看到好心扶老人却遭敲诈,小孩身受重伤无人搭救,贪污官员层出不穷时,难免会对这个社会产生怀疑。我们会怀疑这个世界的善良是否存在,最终化为鄙视嘲讽,和对现实的同化和妥协。走在路上,不再向摔倒的老人伸出援助之手。
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心灵鸡汤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面对压力和挫折,感到痛苦迷茫的时候,也许有的人能够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去面对一切,但总有很多人需要外界的一些帮助和提示。心灵鸡汤就有这样的作用,它给我们以安慰和鼓励。譬如当我们在为自己考试失利倍感压力,忧心忡忡闷闷不乐时,我们读到了“打开窗帘,看窗外那一片平凡而现实的风景,心想,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它让我们明白要面对不如意时,不妨暂时从紧张中抽离,欣赏一下身边的美好,再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相信大家也都有被心灵鸡汤这样安慰、激励过的时刻。而对于社会中感情冷漠的状况,心灵鸡汤更是必不可少。当我们因为工作繁忙而很少和家里人联系时,读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它给我们以提醒,让我们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也许就因为这一个心灵鸡汤,我们会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摔倒老人冷漠以对的时候,读到“两位环卫工人将我们学校一名老年痴呆的教授送回家并拒绝了其家人施与的两万块钱”时,也没有人不会感到心头一暖。“我们不需要,留着给他治病吧”。这种心灵鸡汤正是浇醒这个社会冷漠的一壶暖茶,让我们重拾信心。
在文学形式上,心灵鸡汤是一种大众文体,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故事融合自己的感悟以心灵鸡汤的形式在微博、空间、朋友圈与其他人分享。每个人也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畅销杂志就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心灵鸡汤。心灵鸡汤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优美的遣词,感情的直接表达使它不同于道理的枯燥,也区别于名著的深奥,更容易触碰到读者的内心,引发共鸣。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心灵鸡汤。
反方【就我说的队】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由我开宗明义。心灵鸡汤泛指作者编写的有益于精神或心理的充满哲理的小故事或话语。比如
在一次招聘会上,大家都专心于面试,只有一个人看到了地上的垃圾并把它捡了起来,最后他被录取了,说明细心,善良的人才会成功。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心灵鸡汤,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心灵鸡汤在讲述道理时过分强调某一片面因素,并且是编写者的主观的看法,分析问题不够客观,容易让人误入歧途。比如对于成功,心灵鸡汤强调努力一定有回报,坚持下去即是成功等单一片面的因素,让人看了顿时觉得成功并没有那么难,然而成功是一个偶然事件,其中包括很多东西,智慧、努力、人脉、运气,很多很多,是一个非常大的偶然概念,却硬是被心灵鸡汤搞得人尽可成功。由此可见,看了心灵鸡汤虽然可能会得到一时的鼓舞,但却走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让我们在看待人生的时候把事物过于简单化,片面化,导致人们盲目坚持,做事不全面,从而失败,是一种错误的方式,是我们所不需要的。
其次,心灵鸡汤是在感性的看问题,不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也不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今天,社会飞速发展,可是我们还处于大量问题之中: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时候都在讲“关系”,而不是“能力”。我们诸多的制度和法律形同虚设,我们的创新发明还远远不够。要将国家目前这种窘境所改观,靠的是实事求是,靠的是公正执法,靠的是人们心中的理性:让企业不再环境污染,公民不搞人情关系,政府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这样国家才会繁荣,民族才会昌盛。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由一个感性的民族转变为一个理性的民族,敢于面对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懂得解决问题。而心灵鸡汤作用于人们的情感,是感性的,不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同时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真实的好人好事,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很好地给我们鼓励,启发,与之相比,由作者所编写的心灵鸡汤就不那么真实,甚至不符合逻辑和实际,就像最开始的例子,老板不可能因为一个人随手捡起垃圾就录取他,我们要学习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成功的人如何行动的,而不是心灵鸡汤这种一家之言,一己之观,所以不需要。
综上所述,心灵鸡汤对于我们是只是一种心灵上的放松,慰藉,在当今社会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来替代,并且它会潜移默化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无助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当今社会不需要心灵鸡汤。
甲级联赛1/4决赛CD组
辩题:当今社会需要/不需要心灵鸡汤
正方:D3马飞宇战队 上场人员:一辩:何家兴;二辩:朱时雨;三辩:刘玥岑;
反方:C2马宏涛战队 上场人员:一辩:武可欣;二辩:张博乐;三辩:周金博;
评委:吴尧,李继刚,左思远
正方【马飞宇战队】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辩论如人生,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当今社会需要心灵鸡汤。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心灵鸡汤是在内容上推崇真、善、美,主旨则立足道德教化,寓教于通俗,犹如心智和情绪安慰剂而流行于市井的文章,事迹等,卡内基的《快乐人生》,诗人汪国真,讲论语的于丹,他们在过去都作为一品心灵鸡汤滋养了社会。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论证
第一,当今社会对心灵鸡汤有需求。心灵鸡汤作为一种倡导真善美的文体与当今中宣部所提出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口号相符合,饱含着满满的社会正能量。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首先鸡汤文文本构成十分简单,内容通俗易懂,利于普通大众接受,同时也利于其进行口耳相传和文本复制,鸡汤文的代表杂志《读者》月发行量就超过一千万册。再者其传播方式和技巧上,除见诸于报刊杂志,也在自媒体上出现,比如于丹的微博,9月30日,于丹在微博上转发了海蓝博士的“如何爱自己-情绪”的微博,该微博在海蓝博士的微博上被转发了8858次。故而这一层面上也就奠定了鸡汤文大量的群众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马斯洛理论告诉我们生理需求只是人的基本需求,而对精神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任何时候,人在寻找心灵宁静的方式方法上都不会停止,作为价格低廉且通俗易懂的大众读物,在平衡人们心理、帮助读者休憩内心上有着其他出版物所不具备的优势和价值。比如美国作家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编辑的《心灵鸡汤》系列书目,影响了全球6600多万读者。
第二,心灵鸡汤的存在价值正当。从个人角度,心灵鸡汤的真善美引导你平静和气的面对生活,比如刚刚去世的“白龙王”,他的教诲被信徒称作心灵鸡汤,他告诉刘德华“你要懂得谦虚,必定会红很久”,劝告为感情所困的舒淇“顺其自然就好了”,让饮食不注意的黄秋生“小心胃”。
对于社会,心灵鸡汤将灾难与不幸的希望面展现给社会,让围观者变成援助者,付出行动,哪怕只有一小步,汶川地震用身体保护婴儿的母亲使更多家庭加入关注孤儿的行动中,,奥运会的残疾火炬手让残疾人在社会中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心灵鸡汤放大爱,弘扬爱,传递爱,让人们众志成城,力量源源不断。
诚然,我方也听到了许多反对心灵鸡汤的声音,但是有弊端有缺点我们就应该全盘否定嘛?相信今天的讨论能给我们一个辩证的答案。
反方【马宏涛战队】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当今社会人们不需要心灵鸡汤。首先,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定义。
1. 需要:指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能符合未来的发展的事物,具有不可替代性。
2. 心灵鸡汤:是指在当下社会中流行的,以一段或几段故事,引导迎合大众心理,激发人们一时的情感共鸣并体悟出一个道理的一种软文。
在现在的社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得到了普遍提高,民智渐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信仰、追求真理。所以没有普世意义的心灵鸡汤早已满足不了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渴望。
因此我方从以下两个论点证明我方观点
1. 心灵鸡汤本身存在深大的问题和错误。首先我们会发现“心灵鸡汤”,大多语言模糊,例子大多是捏造而成,不具有说服力。其中的“人生道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用范围都非常狭窄,大多泛泛而谈,没有落实到具体事情上,更没有成体系的思考和行事原则,对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事件,都缺乏准确明了的指导意义,其次心灵鸡汤大多是消极态度,劝人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再次很多“心灵鸡汤”里的“道理”,自相矛盾,推理混乱,会给摄入者,造成困惑,反而会使我们更加困苦。所以心灵鸡汤这种逻辑上的不合理性,对于一个需要健康成熟并且基于逻辑思维的判断力的人来说,会造成众多困扰。
2.虽然心灵鸡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人们的心,但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法满足现世的人们的需求。心灵鸡汤一般都针对着迷茫、需要希望、感情脆弱的社会角色,当人在遇到问题时,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性的思考,需要的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鸡汤能做到的是安抚我们受伤的心,从而使人拥有更多正能量,但是并没有使要忘却痛苦的人消除烦恼。而对于那些希望得到温暖的人,这些煽情、滥情的鸡汤文字难以达到像信仰那样可以汲取的心灵力量的作用。更没有使逻辑性强的独立思考者获得探讨真问题的心灵。鸡汤文字表面振振有词,实则肤浅草率,这显然很难满足民智渐开的社会发展需求,当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有深度,自然就会鄙弃。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当今社会不需要心灵鸡汤。
超级联赛1/4决赛AB组
辩题:当今社会需要/不需要心灵鸡汤
正方:B3燃烧的白菜战队 上场人员:一辩:储梦乔;二辩:蒋星宇;三辩:于琦
反方:A2刘奶奶的榴莲牛奶队上场人员:一辩:巫泓睿;二辩:陶腾鹰;三辩:李翰轶
评委: 王梅,陈成,李佳琦
正方【燃烧的白菜战队】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心灵鸡汤,指的是通过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传播积极的信息,呼吁我们用积极心态看待事物并一般不给出具体解决方案的一种形式。追溯心灵鸡汤的历史,恐怕要从1993年由杰克·坎菲尔与马克·汉森与共同负责出版和发行的《心灵鸡汤》这个系列讲起。当时这一系列的书超过200种类别,网络普及之后,打开微博和空间,也随处可见这些内容。随着鸡汤文的泛滥,反对鸡汤文的声音越来越多,人们批评这种文体没有逻辑又只会给人错误的指导,对于实际解决问题毫无帮助。那么,面对这种快餐式的文化,社会为什么会需要心灵鸡汤呢?
首先,让我们先来想一想社会需要什么?社会需要医院,哪怕不是每个人都会生病;社会需要监狱,哪怕不是每个人都会进去。所谓社会需要的东西,只要能够满足不特定人群的诉求,并且合理合法不伤害他人权利,就是社会所需要的。
其次,来看一看心灵鸡汤为什么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第一,心灵鸡汤可以满足人们多元的文化需求。合理的社会诉求应当被满足和尊重,人们需要轻松和娱乐,而浅显易懂的心灵鸡汤正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阅读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但并非我们看每一本书都要像看教科书一样学到点儿什么。有时候我们读书只是为了放松心情,就好比没事的时候看个笑话段子。喜欢玩微博的朋友对老禅师必定不会陌生,他忙着在微博上给各种年轻人指导人生,经受了无数无厘头的挑战,所以老禅师的故事,不仅提供了道理,还提供了笑点和槽点。我们需要欢乐,所以社会需要心灵鸡汤供人娱乐消遣。
第二,心灵鸡汤不仅是成文的书籍,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可以满足人们特殊的心理诉求。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想成为赢家,你就必须接受无处不在的竞争和挑战。在这样纷杂的生活当中,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灵也越发脆弱不堪。每个人都必然会有内心不够强大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想要并且能够解决问题。在我疼痛,孤独,又无能为力的时刻,我只需要一碗鸡汤来麻痹自己。心灵鸡汤式的思维模式教人避开不能解决的问题,重在塑造良好心态,用乐观的方式看问题,所以能起到止痛剂的效果。止痛剂不能让伤口愈合,但却可以让人暂时忘掉伤痛。社会需要这样的心态,助人渡过难关。
最后,不必苛责心灵鸡汤做不到包治百病。任何一种思维模式,都应该在特定的情形下使用,用错了就不合适。于丹用心灵鸡汤式的忍耐态度应对绝对不该姑息的政策问题,是心灵鸡汤的错用。然而厨子犯错,又怎么能怪他手上的刀呢?只有正确利用心灵鸡汤,才能够满足合理诉求。综上我方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心灵鸡汤。
反方【刘奶奶的榴莲牛奶队】立论: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狭义的心灵鸡汤文,而非广义的心灵鸡汤,因为广义的心灵鸡汤几乎包括所有正确的价值观,而要我方去论证社会上每个人任何时候都不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我方显然做不到。鸡汤文的主要特点是缺失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而单单提供一个结论,并且不对受众做区分而面向所有群体。那么所谓的社会需要,也不是像对方辩友讲的只要有一部分人需要就可以的,而是要看对于社会这个整体是否有意义。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有厄运是因为你不虔诚,只要你信神,你就不会有厄运。我们大概都会嗤之以鼻。但为何当我们听到 你不幸福是因为你心态不好时却那么相信呢?因为当我们看鸡汤文的时候,我们不是看一个东西有没有道理,而是看是否顺从了我的内心想法。基于我们的脑补,鸡汤文甚至不用论证,我们也很会帮它补齐。“喜欢才会放肆,而爱就是克制”很有道理,同样我们反过来看“喜欢才会克制,而爱就是放肆”好像也挺对。用来补齐的东西,是我们内心已形成的观念。所以并不是鸡汤文给你道理,他只是投其所好罢了。或许你说,我就是想再坚定下信念,可为何不去用实践来检验你的所想是否是真知,而是一味地浪费时间来安慰自己:因为有人和我想的一样,所以我是对的。其实道理明白了并没有什么大用处,关键还是在于要运用到社会。一个社会,需要的是每个人不断地尝试与历练,而不是因为别人和我想的一样来寻求慰藉然后心满意足。
于是乎,心灵鸡汤就看似给我们造了一个安逸的无有乡。在这里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甚至只要有好心态就可以,但是我们想一下成功真的那么容易吗?成功需要毅力、魄力、;需要运气;还有勇气。可是心灵鸡汤忽略了太多太多而给我们一个只要我怎样我就能够成功(需要重读)的念想,我们被打了一剂不用面对现实的麻醉剂,好像这样就可以不痛苦,殊不知就是因为麻醉剂用多了我们才变得多敏感,我们总有一天要面对现实,可是那时的我们只会更加痛苦。鸡汤文其实并不像是真正的鸡汤给你慰藉,更像是兴奋剂,在你需要力量时看似给你一切,实际上却让你更长远的难过。
所以对于需要慰藉的人,鸡汤是让人麻痹,短痛变长痛的可卡因,对于需要指导的人,它指出的是通往虚无的路。我们真的困惑:既然早晚是要自己去面对、我们也早晚要接受现实并且不断地前行,为什么还要心灵鸡汤给我们这样虚幻而飘渺的念想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