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技场上,夺取金牌的运动员固然能一夜成名,退役后极有可能是一片坦途,而无缘金牌的运动员退役后的命运和待遇却与夺金者有天壤之别。由于文化水平低导致就业难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一现象除了可以用“成王败寇”去解释竞技体育的残酷外,其实我们有必要反思我国运动员的训练体制与退役机制,以及现役运动员该如何改变现状等问题。这也是即将正式出台实施的《广东省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所提出的思考。
广东出台新政:鼓励自主择业及按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
雅典奥运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就传出跳水王子田亮接到了香港英皇娱乐公司的一纸合约。在众多的运动员中,田亮无疑是个幸运儿,尚未退役就已为日后出路奠定了基础,但一批老队员在雅典奥运结束后将无可避免地选择了退役,他们现在担忧的不再是运动成绩,而是生计和出路。
从以往情况看,很多知名运动员退役后涉足商海,如前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前“五朵金花”之一杨文意等人目前都在商海遨游;有的著名运动员则远赴重洋,在异国他乡开创自己的事业,如目前在加拿大当教练的前“跳水皇后”高敏;当然亦有运动员退役后踏足政界,如前世界著名女子乒乓球冠军邓亚萍、前羽毛球女子双打世界冠军关渭贞目前分别任职于北京奥组委和广州市体育局。
但那些寂寂无闻的运动员却没有这么幸运,就业难成了他们退役后面对的首要问题。
9月初,广东省政府在一次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广东省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决定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实行政府协助推荐就业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办法。
《办法》中规定:鼓励和支持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自谋出路和通过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按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对获得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亚运会奖励名次等佳绩,具有高中(中专、技校、职中)毕业以上学历,德才表现好,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的退役运动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省体育局审核,报省人事厅批准录(聘)用为干部的,按干部进行就业安置。
凡不具备录(聘)用干部条件的退役运动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按合同制工人就业安置或者自谋职业。为鼓励运动员顽强拼搏,为国增光、为广东增光,会议明确我省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夺得金牌的运动员退役后由人事部门负责安排工作。
广东省体育局人事处处长邹云涛透露,重新制定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办法是根据目前整个社会的用工制度作为背景的。
事实上,重新制定的《办法》与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明确规定了“鼓励和支持自主择业自谋出路”,而“按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则是根据最近十年有不少运动员退役后选择进入高校进修所作出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以往那种“分配安排”的就业模式,明确希望和鼓励退役运动员能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才能符合目前很多单位用工制度的要求。
文化水平低:退役运动员就业先天不足
不过,有业界人士也非常客观地指出,该《办法》起到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目前正在攻读体育社会系博士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与休闲学系副主任杨忠伟表示:“退役运动员就业问题其实很早就已经提出了,目前这《办法》仍是个‘治标难治本’的方案。《办法》里面主要是针对少数优秀运动员而言,对于其他大部分退役运动员来说仍是鞭长莫及。”
广东有600名退役运动员难就业
据邹云涛透露的数字显示,从1997年全国第八届全运会至今,广东目前仍有600多名退役运动员难以就业。当然,这“600名”显然是个保守数字,但这已足以影响到运动队的生存。邹云涛说:“运动员运动生涯有限,但他们需要吃饭,需要领工资,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只能继续占用运动队的编制。目前有些运动队老的(运动员)出不去,新的又进不来,严重影响了运动队的新陈代谢。”
就业难,有很多客观原因,但对于退役运动员来说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先天不足:自身文化水平过低,专业技能有限。
举国体制重训练轻文化
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与我国体育目前的训练体制有很大关系。
杨忠伟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我国体育训练体制是举国体制,把体育人材的培养建立在少年体校和专业队。体校的文化课与一般学校肯定会有差距,进入了体校的运动员从小就集中训练,一般都是半天上课,半天训练。运动员肯定是要优先考虑运动成绩,平常在训练方面付出的时间肯定要比学文化课要多。一些运动员虽然说拥有中专以上的学历,实际上是初中水平,这就导致他们在与一般大学生竞争就业时很难有优势可言。”
据了解,美国体育的基本模式是“职业体育”+“学校体育”,将校间竞技体育真正纳入并成为高等教育整体规划的一部分,绝大多数运动员的出身都是大学生,而且是真正的大学生会成员。就算美国的运动员被运动队自然淘汰后,但他依然拥有与其他大学毕业生一样的受高等教育时间。我国体育模式实行的是举国体制,实际上是一种“体校+专业队”模式,运动员从小就是进入少年体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运动成绩要求的提高,学习时间会越来越少,就算所谓的中专毕业或高中毕业,但实际的学习时间却少得可怜。“举国体制”模式为我国在体育领域带来了极其辉煌的成果,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我国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业界人士承认,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举国体制”仍将会是我国主要的体育训练模式,而且还将达到一个新的顶峰。换言之,我国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的状况在2008年前难有实质的改善。
退役首选出路:入读高校成时尚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30%的退役运动员能顺利找到工作,譬如一些乒乓球、网球、篮球等运动员,因为其自身从事是热门项目;15%的退役运动员则很难找工作,需自谋出路,就算留队当教练都比较困难,因为运动队的教练编制有限,譬如举重、击剑等;极少数著名运动员退役后,就算一些单位不吸收也不用愁,毕竟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名气;另外,将近有50%的运动员退役后都选择入读高校。
杨忠伟透露,现在运动员都意识到自身文化有待提高,很多都选择进入高校充实提高。这对高校和运动员来说,都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运动员退役机制。一方面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致力发展竞技体育,需要有专业运动员参加训练,以便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赢取名次;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自身基础偏低,为了退役后能找到一份好的职业,运动员需要进入高校充实自己。客观存在这样的供求关系,自然也就成为了目前大多数运动员谋求出路和充实自己的首选方式。
个案一
冯云,2002年釜山亚运会女子100米跨栏冠军。
攻读运动管理毕业留校当教练
2000年,当时24岁且在国内田坛已经属于知名运动员的冯云选择了华南师范大学的运动管理专业。在校攻读本科学历的四年间,冯云先后代表广东省参加了2001年全国第九届全运会、代表中国参加了2002年釜山亚运会,此外她还曾多次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高校级别的比赛,其中今年7月份,冯云代表华师大出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为华师大赢取了宝贵的一枚金牌。
“当时读大学就是想拿个文凭,在我参加完釜山亚运会后就想退(役)了,快点把书念完,但后来想了很多也看到很多运动员找工作的困难,我最终还是改变了主意。我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自己毕业后能够留校当教练,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师弟师妹们。”冯云的申请得到了华师大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目前,冯云已经本科毕业。用她的话说,自己的身份比较特殊,一方面既是华师大的教练兼队员,有资格代表华师大参赛,另一方面仍是广东省田径队中的一员,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各类田径比赛。
像冯云这样“赛而优则教”已成为了部分经过高校教育的运动员选择退役和择业的另一方式。
个案二
谭睿庭,曾为广东省男足队长
入读中山大学毕业考取公务员
作为过来人,曾代表广东省参加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男足比赛的谭睿庭“成功转型”值得众多现役运动员谋求改变现状作参考。“做运动员不要只是为了钱和名利,我现在毕业后仍觉得学习机会难得,而且读了书后我才发现自己以前在运动队时很多方面都缺乏,文化基础不用说,就连为人处事方面都与一般大学生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当运动员时很难去察觉,但读了书后就体会很深。所以,无论是当运动员还是出来工作,读书好处很多。”
当时20岁的谭睿庭是广东省男足队长,入选过国家青年足球队。九运会后,他毅然放弃了成为职业球员和入选更高国字号球队的机会,全心全意读书并以优异的成绩入读中山大学。今年,谭睿庭不仅本科毕业,还顺利考取了公务员,目前的他已成为广州市检察系统的一员。
专业知识与大学生仍有差距
“尽管有将近50%的(退役)运动员入读高校,但这不能保证他们毕业后100%找到工作。他们的运动专业技能是没有问题,但专业知识和理论与一般大学生相比,还会有一定的差距。
杨忠伟的分析实际上也提醒了很多现役运动员,需要抓紧时间去充实自己,不要等到退役后才想出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