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是爵位,包括亲王、郡王等,与“几品官职”两码事。
通俗地说,"王"是皇帝安置兄弟、儿子的一种办法。皇帝的弟兄、儿子不能在朝廷当官,于是,划出一小片国土,让他们去当“小皇帝”,不干涉国家事务。封建观念认为,天下是皇帝家的,国土叫“王土”,人民叫“子民”,像养羊一样,由他们来“牧”。这一小片国土,加上住在其中的老百姓,就是被封为王的人的私人财产,称为“食邑”。此外,极少数有特殊贡献的、王族以外的人,也可能受封。这些“小皇帝”常常喜欢闹独立,对天子的地位构成严重威胁,比如周朝的各个小王国相互征战,最后被秦王嬴政(后来的秦始皇)统一了。于是,最高统治者对王位的控制越来越严,必要时还搞一下“削藩”。发展到后来,王爵变成了虚名,并不给他实际的封地,或者不让他们的亲儿子继承王位。宋代情况几近于此。
总之,“王”不是官。有用的时候,某些王爷比大官还重要,没用的时候,他们在政治上连芝麻官都不如。
早期的王作为“小皇帝”,也同样设有“小朝廷”,也有官员,其官职也有品级。那时的“大朝廷”叫“公家”,“小朝廷”为“私家”,私家的官员通常称为“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