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财务管理目标的价值如何确定

2022-03-28 财经 172阅读
在分析企业价值的实现途径前,有必要简要阐述企业价值的计量。关于企业价值的计量模式目前有多种方法,其中股票市价法和贴现现金流量法最为流行。前者是以发达成熟的证券市场为前提的,对于我国目前还很不规范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其应用还相当困难。至于贴现现金流量法计量模式,随着我国现金流量表正式进入财务报表体系,现金流量概念逐步为人们所熟悉,使人们对该模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依据资产内在价值的计算原理,任何资产内在价值等于预期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贴现率折现的价值。因此,确定企业价值的贴现现金流量法计算的基本模式。
企业价值(Vo)与企业预期收益(CFt)成正比,而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k)大小成反比,并且企业价值(Vo)随着企业持续经营时间(n)的增大而增大。该模式既考虑了风险(k)与收益(CFt)均衡问题,又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n)问题,因此,该模式更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的计算要求。
企业价值是由企业第t年获得的现金流量(CFt),每年所获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时所用的贴现率(k),企业取得现金流量的持续时间(n)三个因子决定的。相应地,我们便可得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三大常规途径,即资金成本最小化、现金流量最大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1资金成本最小化
因为企业价值(Vo)与每年所获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时所用的贴现率(k)成反比,降低贴现率(k)能增加企业价值(Vo),所以资金成本最小化将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贴现率(k)通常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来表示,而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要实现资金成本最小化,关键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①优化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的实质就是寻求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最低。企业可通过确定现有资本结构条件下的资金成本,再计算预资本结构变化范围的资金成本变化情况,实现以资金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来选择适宜的资本结构。比较现有资本结构和预计可选方案情形下资金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资金成本的最小化,最终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②.降低负债成本和股权成本。Ks和Kb的减小会直接引起Kw的减小。因此,努力降低负债成本和股权成本,对实现资金成本最小化和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2现金流量最大化
从上述企业价值的计量方法可以看出,现金流量特别是现金净流量对企业价值有重要影
响,即现金净流量数额越大,企业价值越大。为了提高公式中的CFt因子来达到增加企业价值Vo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收益水平、合理投资、利润分配政策最优化来实现。
①.提高收益水平,增加企业收入。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性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扩大销售量,增加营业利润率。这也是企业的基本职能。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销售的商品增加,就可以增加销售收入,提高企业收益水平。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商品、产品销售,增加主营业务利润。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本控制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主要针对生产领域的成本控制,而应从战略的、多视角、多方位来寻求拓展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方法。努力进行成本费用的挖潜工作,这是因为成本费用的降低会从另一方向上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
②.合理投资。投资活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对投资方案的评价和分析,其依据主要是投资的现金流量。由于现金流量的计算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且体现投资资金投入和回收的时间性;并能全面体现投资的经济效率。对于企业投资来说,无论是企业一般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无论是营运资金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现金流量都是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它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增大现金流量,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企业发生偿债危机或支付困难所产生的风险,从而使企业资金能高效地运转,产生最大效益,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
③.利润分配政策最优化。由股利政策理论可知,在完全有效资本市场中,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价值。然而,在不完全的资本市场中,股利政策直接影响公司价值,而且股利政策成为公司财务经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财务政策,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育不成熟的不完全的资本市场环境,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与公司价值高度相关。因而要设计最优股利分配政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
3.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随着企业存续期n的增大,企业价值Vo也增大。因此,努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出发,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市场竞争能力。一般认为企业的营业额、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和客户需求的实现程度等因素所形成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而在这三者中,市场占有率是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因而也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首要内容。
②.抵御风险能力。风险总是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不同的筹资、投资和分配活动的风险是不相同的,相应取得的收益或遭受的损失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企业要追求盈利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承担风险。如果不肯承担风险,企业将失去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条件。企业理财的艺术就在于使风险性、盈利性这二者得到最佳统一,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在承担既定风险的条件下,争取收益最大化;或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实现风险最小化。可见,只有达到这两种状态,企业价值才可能最大。
③.偿债能力。偿债能力与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密切相关,凡偿债能力强的企业一般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如果企业不能积极主动地把偿债能力转化为行为,及时足额地偿还债务,就会失去债权人的支持和配合,这也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有不利的影响。同时,当我们把偿债能力作为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支持因素时,还必须注重与此相关的企业信用水平及财务形象的有机结合,才能促使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最大化。
④.获利增值能力。获利增值能力是衡量和评判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大小的又一重要因素。这是因为盈利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目的。
⑤.资产管理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是用来衡量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一般情况下,资产管理能力越强,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并处于正常的发展状态。反之,企业很难做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其次还有兼并收购等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