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考CPA好还是考研究生好呢?会计专业,非985,211的

2020-04-24 教育 95阅读
    每年一到毕业季,就有很多应届毕业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考研还是参加工作?对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面临的选择是:考研or考CPA?接下来,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分析。正在纠结的你,不妨一起来看看!  一、选择考研  考研一般是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的上学期就开始了。
  根据每年考试时间安排,12月份结束,中间大概需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看看考研的有哪些“利”和“弊”。  1、有利之处  提升学历。部分考生的本科就读院校不太好,寄希望于考研来使自己获得一个更高层次的学历。对会计人员来说,有研究生的学历,报考会计职称考试更具有优势。
  比如,就中级职称来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只需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而大学本科毕业的需要5年以上。  重新选择专业,高考选报志愿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临近毕业之际,面临着今后的职业发展问题,部分考生想通过考研,获取重新选择一次专业的机会。
  利用好研究生2-3年的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是人生中一次不错的经历。  2、不利之处  临近毕业,身边的其他学生都在忙着找工作,积累工作经验,而选择考研的你不得不放弃就业机会,专心备考。等到考试结束,身边的同学积攒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你还是个职场小白。
  万一考试失败,不得不去参加工作的话,这在之后的求职中往往容易陷入被动境地。  即使考上了研,读研需要2-3年的时间,除了时间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所需的费用也是一个问题,是自己挣,还是向家人要?  二、选择考CPA  出于各种现实的因素的考虑,部分应届生打算报考CPA。
  接下来,看看考注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之处。  1、有利之处  考注会不像考研,考研重视你的学历,考注会是偏向能力和资格。在大学期间,只有应届生符合报考注会的资格。报考注会的人群中,不少考生是边工作边考试,工作和学习两部耽误。在备考注会的时候,所学的知识点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上的问题。
    在财会界,注会证书是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认可度高。取得注会证书,相对来说,会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张证书也常常是升职加薪的“垫脚石”。  2。不利之处  注会考试周期长,考生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注会专业阶段6门学科。很多考生看到历年注会专业阶段考试单科通过率在10%-20%,就放弃报考注会。
    关于考研还是考CPA 的问题,大家可综合上诉的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做出理智的选择。打算报考注会的考生,可以结合高顿cpa课程,这样备考注会更有效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