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你是如何贯彻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

2022-08-17 教育 45阅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作为学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经历5年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实践,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至少应该有以下四条途径。
一是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中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该领域与运动参与领域一起最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因此,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必须依赖于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如果离开了运动技能的学习,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运动技能的学习训练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高峰体验”、运动负荷和情感体验,如体操、武术、障碍跑、耐久跑、游戏等项目的教学和训练,都需要学生充满信心与决心,表现出坚定与果断、勇敢与拼搏等意志品质。因此,教师在教授运动技能时应通过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去体验、感知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冲突”,让学生在学练中直接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承受失败的懊恼和沮丧,享受成功的亢奋和喜悦。从而使学生对运动、合作、意志等的认识与体验变得更加深刻,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
二是在有效运用合作学习中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着眼于集体教育的环节。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可以成为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达成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条目标的主要途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在学习过程中它强调的是荣辱与共,同舟共济;优势互补,各尽其才;既愿合作,又会合作;师生协力,教学相长。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合作的特性,无论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合作。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将学习目标细化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积极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更多地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学习,就能使学生顺利地达成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
三是通过积极的评价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首先,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其基本表现形式的,因此,其教学评价具有“即时性”和“直接性”。一些运动能力强、技能好的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一些运动能力弱、技能差的学生也会“当众出丑”,感受到失败的痛苦与沮丧,这也许是一些学生对体育课喜欢或惧怕的原因之一。因此,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体能等实际,正确运用“即时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并正确评价他人,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克服只顾表现自己不顾他人感受的不良行为。其次,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全面评定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自信心和自尊心、合作精神等。这种评价方法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学生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找到了连接点。再次,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制定评价方案和内容,使其掌握和理解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地了解自己的体育学习情况,改进学习中的不足,从而使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是在规范行为中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由于体育教学中的身体活动是一种非日常性的身体活动,因此,对抗性较强,过激的行为比较突出,有些运动的危险性还比较大,如器械体操、障碍跑、攀爬、游泳、跨栏、球类比赛等。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有一套特殊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任性、不适当的自由性倾向和散漫行为。这些规范有些是限制自由活动,有些则是合法不合理的。如在比赛和游戏中必须遵守规则,不能随意离开练习场地,在练习和活动中不得打闹嬉戏,比赛中裁判误判也必须服从等,这些要求与约束,有利于学生进行兴奋与抑制的转换,抑制不良的行为,提高自律能力。因此,可以说体育教学中规范行为的要求与约束,是促进学生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不可缺少的途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