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2012年全球政体GDP排名前十位

2020-06-06 健康养生 130阅读
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区别意义何在呢?我认为,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区别是指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速度完成追赶的关键。什么是发达国家呢?相信大多数人会回答:发达国家人均gdp高,生活水准高。顶尖的发达国家有那些呢?我认真找出了人口总数在1000万以上(有些国家才几万人,研究他们我觉得意义不大)人均gdp排在世界前十的国家。 国家名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人口(人) 荷兰 46970.5849 16418826 英国 46092.9627 60768942 美国 45421.6847 305826244 比利时 43943.1691 10457344 澳大利亚 43536.147 20743178 加拿大 43045.831 32876045 德国 40536.8524 82599470 法国 40421.0209 63499725 日本 35382.8396 127966710 意大利 35356.3828 58876835 从以上所列表可以看出事实确实如此。人均gdp排在世界前十的国家都是公认的发达国家。所以今天的中国努力追求gdp,甚至以其作为官员升迁的考核标准似乎并不错误。gdp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过程中真的那么重要吗?人均gdp的悬殊差异又是怎么造成的呢?幸好人类的历史已经足够长,已经发生了足够的事件,其例子已经足够我们在研究中使用。据说,清朝的时候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50%,可它显然不是发达国家。大家还知道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日本成了一片废墟,日本在1945年时候本土工业几乎全毁,1945年中国东北是全亚洲最大的工业基地,也就是说1945年二战结束时候中国的gdp远远高于日本。但经过60年的发展后结果怎么样呢?另人吃惊的是中国在一个gdp数值远远高于日本的高起点上再次败与日本之手,60年后日本总的gdp大大高于中国,人均gdp更是远远把中国甩在了身后,60年过去后,日本仍然是发达国家,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相对于日本仍然贫穷落后,仿佛时间凝固了一样,60年时间中日之间国力并没有因为中国当初的远比日本高的gdp而起什么变化。德国也几乎复制了日本经历的一切,从一片废墟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站了起来,重新成为发达国家。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一时的gdp的高低并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区别! 那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对了!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都是民主国家,全都是民主政体国家。荷兰.英国.比利时.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哪个不是民主国家?其中的美国更是世界霸主!所以“民主”是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然选择!但是,且慢!民主国家里似乎还有一些非常落后的国家!菲律宾似乎搞民主已经很久了,那个印度更是个“民主体制”运行十分良好,是个连发达国家都非常欣赏的“伟大的民主国家”。但是极其不幸,令西方发达国家极其难堪的是印度尽管在各个方面似乎都和中国很相似的情况下,在有了“民主”这一伟大政体后却搞成个连中国也远远不如的糟糕透顶的极其穷困潦倒的国家。因为有了印度这么个令“民主政体”蒙羞的典型国家,令中国的“民主派”蔫了不少,“民主”在有些人嘴里多了两个字成了“狗屎民主”。 那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我经过独立思考,经过仔细分析比较后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区别是:发达国家拥有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素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区别是“高国民素质”和“低国民素质”的区别!德国的前身普鲁士非常重视教育,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曾在1717年发布诏令,要求所有的父母送子女上学,因为他发现普鲁士儿童对许多事情非常无知。但因为没有皇室财政支持,此事不了了之。后来威廉大帝又在1763年拨款建立学校,但收效不大。在他统治时期,普鲁士建立了国家管理大学制度,并实行了公务和军官聘用的考试制度。到1808年,在威廉三世的统治下,普鲁士建立了教育部,负责推动全民教育。经费由学生家长、地方政府支付。国家还出资培养教师。因为缺乏教师,一些孤儿院的孩子被专门制定培养成为教师。到1837年,80%的普鲁士儿童都能够上学接受教育(同期通过的禁止童工法起了推动作用)。到18世纪中叶,普鲁士成人的识字率达到80%,而同期的英国和法国成人识字率分别只有50-65%。普鲁士军队的士兵的识字率更是高达90%。1849年,普鲁士国家将全国所有的教师(包括大学教授)全部纳入国家公务人员的行列。1871年德国统一后,这一制度普及到全德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德国的“国民素质”大大高于其它国家,这一成就使德国飞速发展,到1914年前后德国成了欧洲的科技中心!而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行全民强制教育的国家(1872)。日本的“国民素质”远远高于中国,中国在1945年的时候识字率仅有20%,而日本在明治前期就达到了42%的成人识字率,今天的日本大学入学率达到了60%也是远高于今天中国的24%(2006年数据)。至于“伟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据中评社香港2008年2月1日电/印度政府全国抽样调查组织今天公布,印度2005至06年度国民平均识字率为65.38%,较前一年度仅成长1.5%。而中国大陆的识字率高达91%比“民主”的印度强的多!不过,印度投入的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比中国大的多!但效果却比中国差很多!原因我认为是中国重教育的历史传统,从这点上讲,孔子是中华第一伟人!从中国和印度的对比发现“素质”不仅仅指学历教育,他有很多含义。比如:中国因为历史传统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导致中国的文盲父母素质也比印度的文盲高,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没学历不等于没文化,更不等于没素质。又比如:中国的体育远比印度强。说明中国人的体育素质远比印度人强! 从以上对比发现“国民素质”不但是个学历教育问题,更是个综合“素质”问题。有时候我在那里想:伟大的姚明要是没有篮球给他打,他可以干啥?所以中国要成为强盛的发达国家,不但要加强学历教育,更要加强“素质”教育,要多为中国国民搭建一些能让人发挥才能的平台。让每个中国人的“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从“素质”教育这个角度出发又可以得出一些好玩的结论。比如:我认为公务员队伍可能的话应该继续扩大(这个是模仿德国拼命扩军提高国民素质,当然适当的时候要裁掉。试想:如果德国在1914年裁军和平发展,今天的欧洲怕已经被德国独有。所以什么都要与时惧进才好啊!)又比如:医疗对中国国民应该完全免费!一个人身体不好,其“素质”怎么会好呢!再比如:住房不但该免费提供而且面积应该达到人均60平米才比较好,还应该带花园和游泳池,当一个家连卫生设备都没有,人的“素质”怎么提高呢!还应该多兴建图书馆.运动场.大剧院等等。只要能提高“国民素质”的事情都该大力去做! 说了这么多再谈谈“民主”的真正作用之一。“民主”国家有发达的也有不发达的,但发达国家又无一例外是“民主体制”国家,这个又是为什么呢?经过再次仔细思考,我得出推论:“民主”的真正作用之一是国民在“民主”的过程中普遍提高了“素质”。 那么中国不搞“民主”可以成为发达国家吗?我认为可以!就好比大考一样的,你决定缺考一门科目也并非一定末日,可以通过考好其他几门来拉分,只不过难度相当的大!相当的累!所以中国还是搞“民主”的比较好,至少也该把“民主”这门功课考到60分,否则拼命把其它功课考到99分可能才有救,但这个难度也太高了!结论:有“民主”不一定能成为发达国家,没“民主”几乎成不了发达国家,特别是一定成不了最发达国家,因为你缺考了成为发达国家的关键一门课程!未来世界的霸权必将落入那个在提高“国民素质”上最有成就的国家。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