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补标准
现行的公车改革,很多地方采用了一种模式,将车辆拍卖,然后对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发放标准不一的 “公务活动交通包干费”,又称“车补”。换一句话说,车改是“将以前用实物(汽车)支付的公务活动费用, 改由货币支付”。实行车改以后,绝大部分机关的公车将取消,不会再购买一辆公车,而已领取公务交通费的 人员不再报销任何交通费用。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车补标准分6个档次:对处级干部每人每月补贴1300元—1500元,原则上不超过 1500元。一般科员每人每月可获300—500元车补。所有的交通补贴都由个人支配,政府不干预。但交通补贴发 放到个人手中后,再用公车时,需按里程和车型交纳费用,超出的部分由个人承担。
车改制定的公务交通费的测算公式为:公务交通费=车辆消耗基数×公务活动占用量×(1+辖区面积系数+购 车因素系数)。其中公式中的车辆消耗基数由燃油费、保险费、养路费、维修年检费、停车费、车辆折旧费等六 项费用综合构成。
对公车改革中实行“货币化模式(改公务派车为交通补贴)”,外界认为有“变相加薪”之嫌。因此将由专门 的社会机构和相关专家来进行科学评定,车改过程将请人大、政协、审计等部门参与监督,车补标准将实行听 证。
另类观点:公务员车补应祛除“等级魅影”。
“车补”应该是公务员因公外出所花费的实际交通成本,“车补”的多少也只能依据公务员工作性 质不同、“跑腿”的多少来适时发放。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正在全国各地风风火火试行的公务员“车补”。海南 省澄迈县的标准是:正县级领导干部每月补助3200元,正局级(正科)实职官员每月补助2200元,科员和办事 员每月补助250元;珠海市市直机关的准则为:正处级3000元、正科级1700元、科员和办事员700元……综观新 闻,公车改革同样没有脱离“等级魅影”。不知这种凡“补”就离不开“官级落差”的官场潜规则,除了凸显 “官本位”阴霾不散外,还能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