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会走要经历几个阶段,妈妈千万别强求。一般来说,3个月左右就能抬头、抬腿,可以坐起来了;5个月的时候,他开始有力量,会翻身了;长到6个月,基本就能爬了;爬需要一段稍长的时间,到10-11个月慢慢站起来学走;1岁到1岁半就能独立走路了;2岁前后,他的大脑神经发育完全,走、跑就都没问题了。还有就是钙要补充充分、七八个月开始吃点肉类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充分的运动(爬行),主食的量也要逐渐的加大保证热量的供给。
说话就跟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制造充分的语言刺激环境,多给孩子念儿歌、故事,适当重复,增加孩子对语音语句的印象。
二、跟孩子对话时语速要放慢,吐词要清晰、并且接近孩子最近的发展水平。
三、孩子开口说话前要多指物体命名,比如孩子的眼睛看着电视机就跟随他的目光一边指一边告诉他这是“电视机”并且多重复几遍,如果孩子对花感兴趣就告诉他这是“花”,不要说儿语什么“花花、汪汪、饭饭”,这样孩子将来要第二次学说正确名称造成不必要的学习浪费。
做了这些之后,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如果准备功课做足了,孩子常常会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
每个孩子因为语言环境的关系或者开口早或者开口晚,但不论是哪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的速度遵照同一个语言发展轨迹来发展口语:那就是语音方面来说是从单音字——双语词——多音节词;从词语性质来说是从名词——动词——介词——完整句。在一岁到两岁半孩子的语言发展最关键期施以最有效的循序引导就会“事半功倍”,使孩子轻松掌握母语,俗话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是思维的结晶。”如果能尽早掌握语言对孩子思维发展当然是很有好处的。长大也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善于言谈的人。
只要是按照科学的规律加以引导,孩子就会健康正常的发育成长。按上述两种方法,我家儿子七八个月开始发音,十个月叫妈妈(真正有意识的叫),一岁开始称呼语,一岁七个月就步入了自由造句阶段,幼儿园老师也称赞他表达能力强,口齿特别清楚。走路方面呢,九个月扶站十一个月扶走,一岁一个月开始独立走路。个人仍然认为掌握科学规律,孩子不可能不达标。重要的是在走路和说话的敏感期里加以适当的引导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