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都有辈分称呼吗?只是定义不同吗?

2020-07-14 文化 178阅读
由于英汉语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血缘关系以及文化价值取向,因而使得中英文化中的称谓语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
1. 不同的社交称谓语体现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礼貌原则。
礼貌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一个民族使用什么样的礼貌称谓取决于该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传统习惯。
“讲礼貌、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向来遵从“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以及“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要做到以礼待人,称呼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的亲属称呼也讲究长幼尊卑之分,特别是对长辈,交谈双方必须使用恰当的称谓,如大哥、二叔、三姨等,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同时,除了朋友之间,上级对下级可以直呼其名外,其他人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甚至给孩子起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与长辈之名同字同音[3]。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挚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以表示亲热随和,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也都直呼其名。这就使得英语中的亲属称呼语贫乏而松散,长幼无别。英美人对父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使用一个称谓即cousin,甚至连“祖母(婆婆)”与“外祖母(外婆)”都不予区别,统称为grandmother。中国文化提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人们用“老”表示尊敬爱戴,资深历练,有威望的意思,如“老教授”、“老丁师傅”等,这些词是对老年人的尊称,显得亲切、文雅有礼。但这种尊称在英美人中却行不通,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old乃是“不中用了”的代名词,因而Elderly和senior常被用来代替old。此外,汉语中的亲昵称谓和拟亲属称谓语,也都颇能体现汉民族的文化内涵。他们能让对方感到尊重和亲近,因而能够缩短交际双方的距离,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礼貌地运用“王叔叔”、“志刚哥”等充满人情味儿的称呼语。而在英语国家,对于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使用亲属称谓,即拟亲属称谓语,是不符合西方习俗的。
在西方社会中,由于其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观、社会格局、人际关系等与中国截然不同,对相互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一般来讲,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即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双方将会采用对等式交流,即双方都直呼其名,或采用亲昵称谓。但当交际双方之关系是一种“权势”关系,即双方社会地位有距离,或双方属于初次交往,那么双方就会采用一种“非对等式交流”,即采用直呼其名、头衔称谓和恭敬称谓。此时,地位较高者所使用的称呼语无疑是一种权势的标志,而地位较低者使用的称呼方式无疑是一种表示尊敬的手段,如Professor Bloomer、Dr. Stevenson等。不过,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人们较崇尚对等式称呼,这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文化取向。如对陌生人,可直接单独使用Sir、Madam等,也可以Mr. +姓的方式。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一味地称呼男人为Mr. soand so,女士为Miss soand so,容易使对方感到不快。因为英美人很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个人主义较强。在我们不了解对方的身份时,这样称呼是可以的。但如果知道对方是校长,教授或博士时,就应根据他们的学衔、职称来称呼。
2. 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现出不同的称谓体系
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亲属称呼语反映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家庭结构、亲属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汉英语言在称谓体系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使中国形成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姓宗族大家庭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因此,在中国,常常用表示血缘或亲属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如大哥、三妹、乃至用其称呼朋友或陌生人,如伯伯、阿姨、老奶奶等,这种称谓方式在世界上其他文化中是很少见的。同时由于中国的福利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依然存在。另外,与英美人的个人主义相比,中国人则更多地遵从忍让、敬老、服从和牺牲的文化价值观念。
英美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权威中心型家庭(authority centered);另一种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4]。前者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相似,但在西方,这种类型的家庭大多与富庶、权势之家相连。后者在西方家庭结构中则占据了主要地位。英美人血缘观念十分淡薄,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一旦成年就独立门户,各自谋生。另一方面,由于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整个社会比较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很少以父母亲属的成就为荣,这也就更加剧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由于西方社会多是一些高福利的国家,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存在谁依靠谁的问题。所以,一旦子女成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开始疏远,子女只是到了过年过节才回家看望他们,平时很少往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尚且如此,其他的亲属关系就更加淡薄了。
汉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多,语义明晰,内外有别,男女分明;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较少,语义模糊。汉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语义明晰。在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人员关系极为复杂,但指称却十分明确。论文参考网。赵元任[5]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一书中列举了114种亲属的称呼语。每种又有正式名称、直称与比较文气的称呼之分。论文参考网。如父亲方面的great grandfather, 在汉语中的正式名称是“曾祖”,直接称呼是“老爷爷”,书信中可能用“曾祖父”。相比之下,在西方社会中,无浓厚的宗族观念,家庭结构比较简单,成员数量较少,相互关系明确,因此导致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较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如:grandfather(祖父、爷爷;外祖父、外公)。如果一定要区分清楚,则加上paternal(父亲的)和maternal(母亲的)或者用 on the father’s side (父亲方面的)和on the mother’s side(母亲方面的)这类表达法附加说明[6]。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