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凝聚力名词解释

2020-09-20 财经 124阅读
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这里所说的群体凝聚力并非等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群体团结的概念,两者是有区别的。内聚力主要是指群体内部的团结,而且可能出现排斥其他群体的倾向。而我们所提倡的团结既包括群体内部的团结,也包括与其他群体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协调。
中文名
群体凝聚力
亦称
群体内聚力
目的
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
包括
群体内部团结其他群体之间支持
简介
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在苏联也称凝聚力为团结性。最初研究群体凝聚力是从 W.麦独孤(1908)称之为"聚集"的本能开始的;大规模研究则始于20世纪40年代K.勒温对人类群体的研究。与早期研究相对照,现代研究倾向于把凝聚力作为一个变量,并集中在两类问题上:一是各种程度的凝聚力对群体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决定群体凝聚力大小的因素。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常常直接研究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感情,强调凝聚力的情感成分。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运用群体中出现的沟通频率和强度来分析群体凝聚力。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则侧重在群体的共同活动上,强调凝聚力的认知因素,并把建立在共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群体团结性看作是群体凝聚力。
来源:百度百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