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呢?”满脸的迷惑,漫长的忧郁,没有头的思绪……
一种奉献?一种满足?一种感悟?一种心境?一种愉悦?一种感动?还是一种说不清,但能让人心温暖
让人感动的东西?
不管怎么解释,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诠释,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一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幸福,但那并不是相似的。
小时候,每当我不听话时,妈妈总是说:“你们现在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时的我,总是一脸迷茫的看着妈妈,再使劲的想,我的幸福就是这样的吗?我的幸福究竟在哪呢?
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师去学生家家访,那家人很穷很穷。当老师到学生家时,透过窗户看到这样一幕:他们一家正围坐在桌子边,品尝着再普通不过的水果——釉子。母亲慢慢地仔细地剥去釉子的皮,在她把剥好的釉子一片一片递给她的孩子时,她的眼睛闪烁着一种特殊的光芒,那是幸福的颜色!忽然间明白,我们平时追求的幸福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它无时无刻的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不曾发现。
原来这就是幸福。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简单的幸福。
寒冷的冬季,呼啸的北风嚣张的吹着。冻的我直流鼻涕。不知道是谁,递来一张洁白的纸巾,一股暖流顿时充满了全身。刹那间,我不再觉得风那么刺骨了,反而觉得异常温暖。我品味着幸福。
早晨的大街上,所有的孩子都匆忙的赶着去上学,我急急的步伐被身后陌生而又稚嫩的声音叫住,我一脸不悦的回过头去,一个天真的小女孩跑过来,说:“大姐姐!你的东西掉了!”接着就拉过我的手,把校徽放在我手心上,机灵的一笑,又跑走了。所有的不悦被她天真的笑容冻结。那时,我感受着幸福。
晚上,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中,妈妈忙碌的身影在厨房若隐若现。早已饿了的我有时不懂事的抱怨为什么不早点儿烧好,妈妈也皱了皱眉头,使得额头原有的几丝皱纹更深了,叹气说:“谁叫你每天这时候回来,早烧了菜不早凉了?晚烧了,又被你埋怨”。是啊,他们是可以早点吃的,为何等我?所以我没有反驳,也不想反驳,更没有理由反驳。因为那时,我被幸福包围着。
我有同学,有朋友,有老师,有亲人,我还有更多更多的,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一种美好?一种幸福?我在不经意间被幸福包围 被幸福感动,
中学生作文
《以幸福为主题的作文》(http://www.unjs.com)。其实,何止是我自己这样,大家不都是无时无刻的感受幸福吗?
又有人问我:“幸福在哪儿呢?”
这次,我没有一丝的犹豫,坚定的告诉他,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它无形的萦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又总是不轻易的被我们发现。幸福,需要品味。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快乐的真蒂。从古到今,许多人曾经试图定幸福的含义,然而纷繁复杂的文化酝酿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观,人们都把快乐之树种在了各自的心田上。但是,不管是顺应自然的知足常乐,还是勇于进取的不知足常乐。不论是明智通达的与民同乐,还是极端自私的独自行乐,说到底,幸福卸了装壮就是物质与精神两种满足。
幸福是否仅仅是物质满足?当然不是,幸福不是吃喝快乐的简单并凑,也不是个人私欲的肤浅满足。财富拥有者有时并不快乐,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无法与快乐画上等号。因此,单纯的物质满足不是真正的幸福。
人们是否把幸福的天平倾向于精神的满足,孔夫子见“有朋自远方来”即“不亦乐乎”;五柳先生爱读书,“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醉翁饮酒而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于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一切幸福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被世人视为真理,但仔细想,觉得精神上的满足也存在缺陷,有的时候甚至显得苍白无力。
我常常看到给人带来幸福的音乐者在生活中却是痛苦的,辛劳的科学工作者获得成功后偶尔看到镜子里面鬓发斑白的自己,新中国也往往掠过一丝酸楚,我常常听到劳模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我心理很高兴!诚然,他们苦中作乐,变忍受为享受的生活无不显出他们的惊人毅力和高贵品质,但同时也不难看出他们的快乐包含着“克己”的意识,严格地说,这也不算是完全的快乐。许多足球迷特别崇拜2002年世界足球先生小罗纳尔多,都认为他在场上快乐,场下快乐。肯定是个幸福的人,但是幸福不是简单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物质与精神和谐同一。纯物质精神的精神的满足都只能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将二者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幸福。
精神与物质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的,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才能激活幸福的精神细胞;保持精神的愉悦,才能有信心和经理创造更多的财富。
也许你觉得获得完全的幸福实在不容易。但是物质与精神并非鱼和熊掌。你完全可以兼得。关键要靠自己去追求去创造。幸福,只要你奋斗不息勇于创造,幸福的安淇儿将永远伴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