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价格上升时,如何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020-05-17 财经 325阅读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引起两个方面的相应变化:一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二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即购买力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例如,在消费者购买商品 和商品 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商品 的价格下降时,一方面,使得商品 相对于价格不变的商品 来说,比以前便宜了。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增加对商品 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 的购买,这就是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当商品 的价格下降时,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货币收入不变,但是现有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强了,也就是说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这就是收入效应。
商品可以分为正常品和低档品两大类。正常品和低档品的区别在于:正常品的需求数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即:正常品的需求数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低档品的需求数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变动,即:低档品的需求数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
由此可知:当正常品的价格下降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会增加对该正常品的需求数量,相反,当正常品的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正常品的需求数量,即:正常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而对于低档品来说,当低档品的价格下降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低档品的需求数量,相反,当低档品的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对该低档品的需求数量,即: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对于正常品和低档品而言,其替代效应与价格都是成反方向变动的,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来自云掌博吧,望采纳,谢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