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栖息特征泥鳅属温水底栖鱼类,在我国分布很广,泥鳅的生活环境主要在河川、湖泊、塘堰水沟(渠)、沼泽水地、稻田等浅水水域,或者生活在淤泥较深的表层,泥鳅喜栖息于静水的底层,除特殊原因外,几乎不会游在上、下层活动。在池塘里人工养殖时,其喜欢在池底活动,只有水中氧气不足时才游到水面上呼吸空气。泥鳅适宜生长水温为 15-30℃;水温在25-28℃时生长最快;在7℃以下或30℃以上,或者在池水干洞时,泥鳅就会潜入10-30厘米的软泥层中“休眠”。钻人淤泥中的泥鳅靠土壤中的少量水分湿润皮肤,可长期维持生命。
2.特异功能泥鳅可以用鳃呼吸,也可用皮肤和肠呼吸,这是泥鳅与其他鱼类不同的特殊生理功能。泥鳅的肠壁不仅薄而血管密布,具有辅助呼吸功能,在空气中能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溶氧不足时,它能跃出水面吞吸空气,在肠管中进行气体交换后,废气从肛门泄出。它对缺氧环境的抵抗力,远远胜于其他鱼类,故在运输时不易死亡,也是养殖增产潜力较大的优良鱼种之一。据资料报道:水中溶氧低达。.46-0.48毫克/升时,泥鳅才开始死亡;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缺氧时泥鳅将会游至水面吞食空气,利用肠呼吸,即使池水溶氧低于。.16毫克/升,仍可安然无事。泥鳅在水中除缺氧时利用肠呼吸外,在摄食后肠呼吸的次数也明显增加。例如,当投喂高蛋白或单一饲料后,泥鳅就会在池中集群,肠呼吸的次数随之迅速增加,逐渐不摄食,浮在水面。经解剖观察,肠管中充满了空气。
泥鳅在水中的耗氧量,随着鳅体大小的不同而有差异。泥鳅耗氧量是鳗鲡的2倍。生产中耗氧多少与单位面积的放养量有着密切关系。试验表明:每立方米水体放养鳅鱼苗150克,可取得较好的成绩。如使用增氧设备,每立方米水体的放养量可增加到250-300克,
3、食性杂泥鳅系杂食性鱼类,对食物要求不十分挑剔,凡是水中和泥中的动物植物及有机碎屑都是泥鳅的适口饵料,实际生产中,丰富的饲料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使人工养殖的泥鳅快速生长,增产增收。
泥鳅在幼苗阶段以摄食动物性饲料为主(指浮游动物),以后逐渐向杂食性转变,到了成鳅阶段主要摄取植物性饲料。从体长和摄饲的关系分析,当体长在5厘米以下时,主要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当体长达到5-8厚米时,除了摄取水中浮游动物、水丝蚓、昆虫及幼体、摇蚊幼虫外,也吃水中的各种藻类、有机碎屑等;8-9厘米时,摄取一些硅藻、高等植物的茎、根和种子等植物性饲料,在饲料不足时,也会吃一些丝状藻类和大型浮游植物;体长达到10厘米以上时,以摄取植物性饲料为主。人工饲养时,鳅苗阶段可投喂蛋黄和其他粉状饲料,也可投喂些昆虫、丝蚯蚓、水蚤类。鳅种阶段可投喂些米糠、麸饼、蚕蛹粉等。也可以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作鳅苗鳅种的天然饲料。成鳅阶段主要用米糠、蚕蛹粉、麸饼粉等和腐殖质土混合制成颗粒饲料或团状饲料投喂较为理想。
从食性与消化器官长度的关系看,当鳅体长度达到3-9厘米时,正是从摄食动物性饲料转变为摄食植物性饲料的时候,此期间消化器官生长很快。一般情况下,摄取浮游植物的鱼类,消化器官比体长要长得多,相反,摄取浮游动物的鱼类,消化器官要比体长短。泥鳅正好相反。在鳅苗阶段,消化器官与体长的比例要小,摄食动物性饵料。待摄取植物性饵料时其比例又增大,已进入成鳅阶段了。从水温和食欲的关系看,水温在20-30℃时是泥鳅生活的适温范围;当水温升到l5℃时食欲渐渐增加;当水温升到25-28℃时,食欲旺盛,生长最快,这时如有充足且营养丰富的饲料投喂,可加速其生长发育,取得理想产量。一旦水温超过30℃,或低于10℃时,食欲明显减退,直至不食。
在自然水体中泥鳅的生活环境不是十分严格,泥鳅习惯在傍晚和夜间吃食,不过在产卵期和生长旺盛期白天也摄食。产卵期的亲鳅比平时吃得多,雌性又比雄性食量大得多。
另外,泥鳅同其他鱼类混养时,主要以其他鱼类吃剩下的残饲为食。所以,泥鳅又被称为鱼塘中的“清洁工”。
4、创造良好泥鳅的生活环境,喜爱逃逸泥鳅在晴天一般不逃逸;在春、夏季节遇到下雨涨水时,假如池壁有小洞,或防逃措施没跟上,就会迎着池水向高处逃走。特别在夜间逃得更快,如果池壁有指头大小的洞,一昼夜将会逃跑一半以上,有时可能会逃完。泥鳅具备用鳃、皮肤和肠管呼吸的功能,离水能在空气中生存较长时间,所以逃跑的机会就远超过其他鱼类。人工养殖时,一定要在排水口加设防逃设施。在暴雨、大雨之前,要坚持巡池,加固池壁,检查进、排水口是否有堵塞,对多余的水要及时排除,防止漫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