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人清楚背景模糊的照片

2020-05-21 娱乐 98阅读

这是一张典型的浅景深的照片,要拍摄出这种效果,要注意以下三点:

1、拍这种照片尽量不要用全自动(傻瓜)相机,而要用具有手动功能的相机。
2、在照此种照片时一定要使用长焦距,即等效于35mm相机的焦距在135mm以上的长焦镜头(包括变焦镜头)。
3、一定要使用大光圈。


光圈除了用来调节曝光量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画面「景深」的大小,所谓的「景深」就是在调焦使影像清晰,在焦距的前后有一段距离内的区域,能够清晰显现,而这一段范围我们称之为景深,景深越长,那么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反之,景深愈小,则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糊,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从光学理论来看,在镜头的焦距下,能够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此面外的景物都会模糊。


影象景深有三种因素:
1、景深与焦距的长短成反比,换言之,就是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短。
2、景深与景物拍摄的距离成正比,相机若是离景物越近,则景深越短。
3、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


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美和因相机震动而导致的模糊不一样,富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明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特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摄影上,模特儿的背景模糊,而使人们的焦点放在漂亮的模特儿上,同时也因为大光圈的运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借以提高快门速度,防止相机的震动,使影像更加锐利而明晰,还有若是处在昏暗的光源下,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想捕捉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或是无法用更慢的快门时,都是大光圈运用的地方,破坏了画面的气氛,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若把光圈越小,由f/5.6→f/8→f/11→f/16→f/22……时,则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且因为景深的范围广,焦点涵盖的面积更大,因此有泛焦点的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现出来,且在对焦困难的环境下,例如高速移动的物体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么泛焦点可以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败,而造成主题的失焦模糊,此外,小光圈能使镜头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好的像差等减低,获得高画质的作品,还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门速度,可由慢速快门制造流动感。
对于专业级的数码相机,一般您可手动控制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但对于于商用及家用的数码相机,由于相机自动控制光圈和快门速度,因而您不需要自己控制。 


简单的讲,就是长焦距+大光圈+精确对焦。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浅);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浅),二者合理运用就可以产生主体分明,背景模糊的效果了,这是突出主体(主题)的一种摄影技巧。

可以根据以上的介绍试一试,也可从100mm焦距开始,在同一大光圈下,同一主题,逐渐加大焦距,多拍几张看看效果如何,一定是焦距越长的,其背景虚化(模糊)的效果越好。当然了,还有一条也特别重要,快门速度的掌握,要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普通相机要1/125秒,单反机要在1/250秒以上,焦距越长,快门速度就应越快。如果快门速度较慢的话,照出的照片就有可能全部模糊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