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中国历史原因

2020-09-10 综合 99阅读
这个问题具有多面性的答案。1:为了钱财。2:为了领土和资源。3:为了自己的野心和扩大自己的政权,想让更多的人屈服与他的脚下。
田中奏折中说: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洲。
首先,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刻骨入髓,绝对服从,迷信命令;盲目崇拜天皇,认为天皇是“现人神”;崇尚为天皇卖命的“武士道精神”和“大和魂”;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认为大和民族是天神的子孙,应该统治世界;坚持侵略理论,认为日本国土小,资源少,向外扩张是为了民族生存。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如果困守孤岛就等于坐以待毙,早晚要葬身大海。其次,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渐强大起来,可以和西方列强抗衡,他把自己当成亚洲的盟主,不允许其他国家染指亚洲事务。其三,日本最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和团结,他希望中国始终软弱、分裂、军阀割据。上世纪30年代中期,各个军阀纷纷归顺国民政府,红军也被赶到边缘的西北地区很难作乱。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当时进入了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日本政府不能坐视中国做大、做强,因此在占领东北后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以实现他征服世界的狼子野心。其一: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盛唐时期,扶桑(现在的日本)曾倾全国之力,和大唐水师在白令海海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海战,结果是扶桑水军全军覆灭,最后不得不对唐人辅首称臣。试想一下,以大和民族居多的扶桑,又怎么会“相逢一笑泯恩仇”呢?只不过他们是一直无法从每一个方面超越我们中国人,所以就一直以“学生”自居,慢慢尝试从各方面超过中国,可是他们没想到这一等就是1000多年,唉,这可算是世界史上最久才回应的复仇!其二:在中国疆域最辽阔的元朝(外国史学家称为“蒙古帝国”)我们也曾对东瀛(元人对当时日本和称呼)发动了一次海上入侵。只是蒙古人本只擅于平原作战,不通海事。当时的元军就把日本列岛整个封锁,那时的日本全国上下都笼罩在亡国的气氛中。当时我史料记载中说道,日军为防止元军登陆,修筑了很高的城墙把整个日本都置于高墙之内。墙外的元军进不去也就只有封海。只可惜后来,一次超大的台风吞噬了数万元军将士的性命!自负的日本人认为他们虽然在神风的帮助上战胜了蒙古人,但赢的不漂亮,自然会找机会打一次他们认为可以载入史无册的,漂亮而利索的仗。这就是他们侵华的第二个原因。其三:日本历史上的大军阀丰成秀吉,发动数十万大军攻下朝鲜半岛,没来得及好好改善日本匮乏的物资环境,就被大明王朝的铁骑及主动配合的负隅顽抗朝鲜军民,无情地赶回老家种田去了,他们第一次付之实施的侵华就这么泡汤了,能不饮恨再来吗?其四:日本、朝鲜半岛、新加坡等这几个国家的文化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的文化如:茶艺 在今天的朝鲜和韩国还是原汁原味地称作“茶艺”。可在日本就叫“茶道”,那么可见日本人是很喜欢随意更改别人的东西。(看到了这一点就能把他们的思想根源找到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日本人的军国主义的源头是武士道精神,而武士道精神的源头就是在盛唐时传入日本的“儒家思想”,但可惜的是他们只取了其中的四个字“礼、义、廉、信”并把他们原来的意思完全否定掉,给日本化了一下,就成了日后发动侵华战争思想的总源头。其五:(其实在第三点也有提到)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不断增多,物资原来就少得可怜,后来就成了严重匮乏的局面。人活着总要生存,于是就有人开始在想使大和民族过得更好又比较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发动战争,因为不管是谁发动战争,赢的人总是拥有一切。其六:日本在明治天皇发动的“明治维新”中慢慢强大了起来,而当时他们顶礼膜拜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再对这样的穷苦大哥顶礼膜拜,必定会使日本人觉得没面子!日本人自古就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好斗;还有就是日本人口众多,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也是它一直渴望向外扩张的主要原因。距离远近对它来说只要有能力它都不想放过,长途跋涉偷袭珍珠港就是很好的例子。
至于中国,自清朝末年中日就已交恶,两次甲午海战日本均战胜了当时号称亚洲实力第一的清海军,而且又参加了后来的八国联军,作为当时的列强之一,它理所应当的希望霸占中国。再次,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中国已战乱多年,没有一个正式的政权来控制这个国家,处于军阀混战各占一方的局面,国力衰退,人心涣散,可以说当时的日本占了天时和地利,外加多年和中国人打交道的它们完全掌握了中国人的心理弱点。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