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斑鸨
因为波斑鸨是阿拉伯人最喜爱的猎物
波斑鸨是一种世界性珍禽,数量十分稀少。它主要栖息分布于布有灌丛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带。为了适应这里无地表径流、地下水奇缺及蒸发量很大的环境,它们平时不饮水,而是利用体内脂肪降解水来适应极其干旱的荒漠草原气候。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干扰、栖息地的破坏和恶化以及过度捕杀等因素,波斑鸨种数量急剧下降。据世界红色名录濒危等级新规定,波斑鸨为受协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鸟类红皮书,在我国则被列入国家I级保护动卖轿物。
在中国,波斑鸨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其中,新疆为主要分布区。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为主要繁殖区,而它们的越冬地则在南亚和西亚,包括巴基斯坦南部、伊朗南部和阿联酋西北部等地。
每年三、四月份,雄性波斑鸨就会成群结队地来到新疆的荒漠草原上,在视野开阔、地势平坦的小半灌木中选择抢占最适合自己的领地。它们选择这种环境,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和躲避天敌——沙狐,另一方面又可以更好地让雌鸟发现自己。雄鸟选好自己的领地之后,就开始炫耀其华丽的婚装。为了适应环境,波斑鸨羽毛的颜色与周围生境相似,但这同时也给同类之间的识别带来了困难。因此,雄性波斑鸨在求偶炫耀时,总是充分利用其胸前白色的羽毛。当雄鸟展开胸前羽毛并开始小跑时,雌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它。雄鸟炫耀行为的好坏是能否博得雌鸟青睐的关键,因为雌鸟当然是选择那些婚装漂亮、身体健壮的雄鸟。
每当4月上旬,雌鸟也纷纷来到新疆,它们第一件事也是在这广袤的荒漠草原上安家。波斑鸨的窝大多建在地面上,呈浅盘状,里面偶尔可见一些细沙和几根羽毛。安家之后,它们就开始欣赏雄鸟的炫耀,以便选择自己满意的配偶。
到了4月中旬,波斑鸨一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配偶,然后开始产卵繁殖。雌性波斑鸨通常每两天产1枚卵,一般共产3—4枚。波斑鸨的卵呈青灰色,散布褐斑,与周围杂草的颜色相似,再加上窝很浅,所以即使近在眼前,也很难发现。雌鸟产完最后一枚卵后就开始伏窝孵化。
7月初,波斑鸨开始陆续集群。进入九十月份,新疆天气开始变冷,波斑鸨开始分批逐渐迁飞,暂时告别新疆此数。
波斑鸨是不会鸣叫的鸟,远古的文献中称它们为“哑巴鸟”。它们相互间的交流只能靠眼睛。波斑鸨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之一。
中亚和中东国家有驯养猎隼的习性和传统习俗,那里的人们喜欢用波斑鸨来训练猎隼。猎隼有个特点,用什么动物训练它就会捕捉什么。波斑鸨在那里成了猎隼捕捉的对象。专家们的观察也表明,从新疆迁徙到中亚越冬地的波斑鸨返回率较低。
据专家预计,按目前这种状况,波斑鸨大约在10年以后,它那美丽的身姿就会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至于中东人为何偏爱鸨,没人说得清。有人说阿拉伯人认为鸨肉壮中扒肆阳,不知是否属实。但我猜想,茫茫沙漠和戈壁,只有鸨这种大型鸟可以生存。阿拉伯人出于宗教原因有许多饮食禁忌,可猎、可吃的也只有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