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那有完整的幼儿园美术教案,推荐一下。谢谢

2020-09-28 母婴育儿 79阅读
活动二:艺术活动——迎春花(绘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迎春花,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喜爱;
2、让幼儿练习使用棉签,颜料画迎春花,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棉签、换色颜料、大白纸一张;
2、教学挂图《迎春花》
3、幼儿用书第1页;
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迎春花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提问:“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是什么花,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它在什么季节开放?”
2、教师小结:“这是迎春花,它通常在春天开放,它的花是小小的,黄黄的,花有六个瓣,叶子是绿色的,枝条向下垂,很美丽……”
3、教师示范作画
教师向幼儿出示棉签,黄色颜料,大白纸等作画材料,现场示范用棉签画迎春花,讲清楚蘸颜料时不能蘸得太多,以免颜料流走,弄脏画面。画花时要画好花瓣,三五一丛,错落有致。
4、使用幼儿用书第1页,引导幼儿添画迎春花,教师分别进行指导;
5、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说一说画画的感受,比一比谁画得更好看;
6、教师引导幼儿念儿歌《迎春花》:
迎春花,开黄花
朵朵花儿像喇叭
我用棉签蘸黄色
点出黄色迎春花
活动二:艺术活动--------------《熊猫竹石图》(绘画)
活动目标:
1、欣赏熊猫竹石图,感知作品中熊猫活泼、憨态可掬的姿态。
2、愿意说说作品中的故事。
3、学习使用水墨创作熊猫,感受水墨交融的和谐之美。
活动准备:Ppt课件,电脑,墨汁、宣纸、毛毡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忆作品,激发兴趣。
开场仪式:领略大师风采,感受名画魅力。
师:我们的艺术创想活动又要开始了,在以前的活动中,我们领略过哪些大师的风采,欣赏过哪些名画呢?
小结:是呀,我们欣赏过这么多的名家名画,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剪贴画、蛋彩画等等,真是让小朋友大开眼界。
二、欣赏熊猫竹石图。
1、整体感知作品。
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幅作品,想看一看吗?(课件出示作品)
提问: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在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是呀,在作品中有章、题字,还有竹子、熊猫、岩石等图形,所以这一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熊猫竹石图。
2、欣赏作品的内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作品的理解。
(1)师:那我们来仔细地看看这幅熊猫竹石图,画面上有几只熊猫?
这两只熊猫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他们长得怎样?(毛茸茸、胖乎乎、黑白相间、憨态可掬)
重点丰富词汇“憨态可掬”,并鼓励幼儿用动作学一学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
(2)这两只熊猫在干什么?他们是朋友吗?他们会想写什么?说些什么?还可能会做些什么?
(3)请幼儿用语言讲述作品中的有趣故事。
师:其实,这两只熊猫之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你想来讲一讲吗?你可以为这两只熊猫起一个名字,然后说说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然后又做了什么?你可以一个人讲述故事,也可以找个好朋友,两人分别扮演两只熊猫,合作讲述。(幼儿先自由讲述,然后请个别幼儿讲述。)(放音乐:熊猫咪咪)
3、欣赏作品中的绘画特色。
师:是呀,作品中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我越来越喜欢这幅作品了,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除了熊猫形象,还有画家使用的墨色你喜欢吗?这幅作品中用到了哪些墨色?什么地方是浓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是呀,画家爷爷用淡墨勾画了熊猫的轮廓,拥抱站浓墨的画笔画出了熊猫的四肢、耳朵、眼睛,毛茸茸的,黑白分明,是熊猫看起来非常的可爱。背景则用疏密相间的竹子衬托,在安静的竹林间,两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在自由的觅食、嬉戏,使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欣赏画家的其他作品,介绍画家及他的熊猫邮票。
1、欣赏其他熊猫图。
看,我这儿还有熊猫图呢,这些作品中的熊猫又在干什么?(课件同时呈现其他三幅作品)
2、介绍画家及他的熊猫邮票。(课件展示)
师:想知道这些熊猫的作者是谁吗?瞧就是他,吴作人老爷爷,它是我国现在著名的国画大师、油画家、艺术教育家。吴爷爷从小学画画,画了许许多多有名的作品,他还特别喜欢画一些动物的小品(介绍什么叫小品),有骆驼、金鱼、黑天鹅,还有我们欣赏的熊猫。在1963年,他的作品还被印制成熊猫邮票公开发行,被很多喜欢他作品的人收藏。(课件展示熊猫邮票)
四、想象创作造。
1、教师示范画熊猫。(淡墨中锋构线,浓墨侧锋画四只、眼睛、耳朵,用浓淡不同的墨画上竹林作为背景)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幼儿处理好浓淡墨之间的关系。
五、作品赏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说说自己的熊猫在干什么
活动二:艺术活动——《飞机》(折纸)
活动目的:
1、制作飞行玩具,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作品。
2、探究不同纸质和折叠方法对自制飞机飞行的影响,初步尝试探究解决建构、制作和试飞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事先练习折叠飞机,并进行试飞比较,发现难点与可能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纸张。
2、物质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飞机折叠步骤》、2~3种不同质地、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折叠飞机前,先观看教育挂图《飞机折叠步骤图》,关键步骤教师示范与指点。
2、先学第一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然后再学习第二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最后再用同一种质地的长方形纸按不同折法进行折叠,比较哪种折法的飞机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
2、让折好的幼儿先自由试飞,体验玩和成功乐趣;然后再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探究,做观察记录。
4、引导幼儿发现试飞中的问题,鼓励幼儿通过调整纸张或某处的折叠来解决问题,使飞机飞得平稳、更远。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制小飞机的飞行比赛。
活动延伸:
鼓励和指导幼儿尝试用其它材料制作飞机玩具。
活动二:艺术活动——划船(韵律)
活动目标:
1、感受具有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学习用雄壮有力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体验划船比赛时你追我赶的气氛;
活动准备:准备划船比赛的VCD、游泳圈、纱巾、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VCD导入:
幼儿观看划船比赛的VCD,初步认识音乐背景;
(2)理解歌曲: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电视上的叔叔在做什么,他们在划船的时候唱了一首什么歌?这首歌听起来感觉怎样?为什么他们在划船的时候要唱歌?
2、教师弹奏《划船》乐曲和另一首温柔的曲子,引导幼儿听辨:哪一首曲子听起来是雄壮有力的,像是叔叔在划船;
3、给乐曲配上好听的歌词,幼儿用有力的声音有节奏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
1、教师引导幼儿结合音乐,学唱歌曲;
2、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对幼儿自编的动作进行指导;
活动延伸:
玩游戏《划船比赛》。玩法:幼儿分组比赛(几组同时进行),两个幼儿套一个游泳圈,手持纱巾当船桨,比一比谁先到达终点,当观众的幼儿在一旁唱歌、加油;
活动二:艺术活动——《小乌鸦爱妈妈》(欣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乐意用表演、绘画等形式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2、萌发爱妈妈的情感,学习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重点:感受歌曲的美,喜欢用各种形式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活动难点: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观看有关乌鸦的录像,了解乌鸦的生活习性;
2、事先请两个大班幼儿学会情景表演;
3、准备乌鸦头饰、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幼儿边唱歌曲,边学小树叶飘入座位。(《小树叶》音乐)
师:多勇敢的小树叶啊,在它们要离开妈妈感到害怕的时候,它们鼓起勇气安慰自己,使自己不再害怕。大树是它们的妈妈。瞧!我是谁的妈妈呢?[师戴上头巾、装上嘴巴,出示小乌鸦图片]
2、师:乌鸦妈妈有自己的孩子多开心呀!知道我是怎样照顾我的孩子的吗?
3、师:是啊!乌鸦妈妈多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悲伤、缓慢地],日子一天天过去,乌鸦妈妈慢慢地变老[贴上皱纹],而且生了病,飞不动了。小乌鸦该怎么办呢?
(师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加上痛苦的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感染了幼儿,引起幼儿情感的变化。)
(2)激发情趣,引导体验与感受:
1、师:多懂事的小乌鸦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曲子讲的就是小乌鸦和妈妈的事。题目就叫“小乌鸦爱妈妈”;
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
3、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音乐自己动一动,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幼儿听伴奏音乐,自由动作);
4、师:是吗?到底小乌鸦和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仔细来听一听;
⑴(欣赏曲A伴奏乐,随着旋律的出现,有些幼儿眉头紧皱,不时呈现出哀愁的神态。)
师:听了这一段,你感觉怎么样?
师:小乌鸦在干什么呢?发生什么事了?
师(出示图片一)有感情地朗诵歌曲,提问:小乌鸦赶回家去干什么?
师:我们来看着图画念念第一段歌词吧!(幼儿边念边表演动作,师播放歌曲A,幼儿安静欣赏);
⑵师:我们来听听小乌鸦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强调语气)赶回家。
(播放歌曲B,幼儿欣赏,教师在过程中边听边做出悲伤的表情)。
师:听了第二段音乐,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
师: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师:这段音乐速度平稳、低沉,讲的是妈妈生病了,小乌鸦细心照料妈妈、关心妈妈的事。(出示图片二),瞧:小乌鸦多懂事,我真想来学学它。
播放曲B(a:请小朋友坐在位置上当生病的妈妈,师当小乌鸦表演。)
(b:师扮演妈妈,请2名小朋友当小乌鸦。两位扮演者十分投入,一会儿给“妈妈”喂东西吃,一会儿随着旋律为“妈妈”梳理头发,流露出关爱、急切的心情。“妈妈”也不时地给予其感激之意,并对幼儿的点头加以肯定)
⑶师:真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三)
师:是啊,经过小乌鸦的细心照料,妈妈的病一天比一天好。她又可以带着自己的小乌鸦一块儿飞了!(幼儿听曲A,边听边高兴地拍节拍。)
(3)完整感知,提供表达机会:
完整欣赏乐曲并表演,进一步体验歌曲(ABA)由抒情——悲伤——高兴的情感线索,体会表演所带来的快乐。(请若干幼儿扮演小乌鸦,师扮演妈妈表演。)
活动二:艺术活动——《花儿朵朵》(绘画)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水粉颜料和油画棒配合来画油水脱色画。
2、能够创造性的表现出桃花的不同形态,并结合春天的特征,添画出美丽的景色。
活动准备
1、课件,范画。
2、各色的水粉颜料、油画棒、调色盘、小刷子、画纸、纸巾等。
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幼儿听歌曲《桃花朵朵开》表演动作。
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出示桃花,欣赏桃花: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桃花),桃花是什么颜色的?桃花有几个花瓣?花芯是什么颜色的?花蕊是什么颜色的?开放的桃花是什么样的?花骨朵是什么样的?
欣赏范画让幼儿说说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通过讲解并示范“油水脱色画”的绘画方法及过程,让幼儿了解作画的步骤,同时运用变魔术的方法,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1)教师演示画法:
A、首先选一张白色卡纸,吸水性强,画面效果好。
B、用油画棒画上不同形态的桃花,并提示幼儿要适当的添画。
C、最后涂色,要注意至上而下,涂色要均匀,只选一种颜色,否则画面就脏了。
(2)以小魔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蝴蝶和白云吗?”
讲述:秘密在这儿呢!油画棒是用混合油、石蜡、颜料等材料混合加工而成的,因为有油和石蜡,所以它不吸水,刚才老师用白色的油画棒先画上,只是你们看不到,当我涂上颜色以后,用油画棒画过的地方不吸水,颜色都跑了,所以下面还是白色,这样就变出蝴蝶和白云,这种用油画棒和水粉颜料混合完成的画,叫“油水脱色画”,你来说一遍。
3、先回忆并说说作画过程,加深幼儿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然后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1)、让幼儿说说作画过程;
(2)、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要点:
A、提示幼儿一定用油画棒画完,内容尽量丰富,注意添画。
B、主要表现的内容,要画在明显的位置。
C、示范带动,表扬个性突出的幼儿作品。
D、涂色至上而下,要均匀,尽量选一种颜色,注意卫生。
4、幼儿作品展示、交流。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1)把作品都贴上,互相欣赏。
(2)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用油水脱色方法作画,进一步表现美丽的景色。
活动二:艺术活动——《会变的纸筒》(手工)
活动目标:
1、能结合纸筒的形状特点,自主地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装饰。
2、激发和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和创造,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学会巧妙地运用操作材料,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感受立体作品的艺术效果。
活动准备:
1、纸巾筒、双面胶、透明胶、幼儿用的剪刀、各色卡纸、瓦楞纸的边角料。
2、示范作品若干,如:纸筒做的小蜜蜂、纸筒做的小飞机、纸筒做的大铅笔、纸筒做的花等(供幼儿观察和欣赏)。
3、幼儿有基本的手工制作基础和经验。
活动过程:
1、听“我的小飞机”音乐,跟着老师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2、以谈话的形式,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的兴趣。
①“哇”我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小飞机,飞的好高啊!今天崔老师也给你们带来的一只小飞机,小朋友猜一下,它会不会飞啊?(不会飞)
②那谁能告诉我这个小飞机为什么不会飞呢?我们怎样能帮助小飞机飞起来呢?(用手拿着飞或用线绑起来)
③“哇”我的小飞机好神奇啊!它真的飞起来了!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和我这个不太一样的小飞机啊?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① 你们知道这个小飞机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纸巾筒、双面胶、折纸、卡纸、瓦楞纸)。
② 老师小结制作要点:先用折纸把纸巾筒包起来(怎么包呢?),然后装饰飞机的身体?在帮飞机装上翅膀(用什么材料做飞机的翅膀?用什么帮飞机固定翅膀呢?),用线提起小飞机就会飞了。
③ 你们知道纸巾筒除了可以做小飞机,还可以做成什么吗?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激发创作欲望。
① 你们闭上眼睛,等崔老师数到一、二、三变时,你们再睁开眼睛,看看我能用纸巾筒变出什么造型来好不好?(引导幼儿闭上眼睛)。
② 分别出示纸筒做的小蜜蜂、大铅笔、纸筒花等(供幼儿观察和欣赏)
③ 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下用纸巾筒变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啊?先想一下自己想变什么?
5、幼儿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6、 和幼儿一起欣赏手工作品,并互相介绍和展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