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汽自主体系里,昌河和威旺合并后的第一款重量级SUV产品,北汽昌河Q7无疑是被给予重望的。当时上市时,从北汽的一些传播来看,应该也是信心满满。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Q7的市场表现,好像并不是太理想,不仅在销量排行榜上看不到名字,就是在街头,也很难看见Q7的新车。Q7的销售现状,为何会这么尴尬呢?
作为曾经北汽的经销商,小叶想谈谈自己的分析。
首先是渠道的尴尬。威旺和昌河合并后,虽然管理体系里,以威旺曾经的管理班子为主体,但是,公司的名称,却改成了北汽昌河,威旺品牌在新的公司基本被淡化。表面上看,两个体系的融合,新的北汽昌河,在渠道数量上是成倍的增加了,但是,毕竟曾经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两个渠道并到一个体系时,管理文化的互相适应,渠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分配,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对空白市场还好,对于一些特殊市场,在一个城市,突然三四家经销商同时经营一个产品,在总销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经销商的数量越多,其实销售终端的信心是越差的。
所以,Q7目前的市场表现,和渠道的融合应该有很大的关系。老派的昌河遇到激进的威旺,这其中的难处,估计只有现在昌河的管理者,自己才能体会。而渠道是销量的命脉,渠道问题不解决,销量提升,就只能是空谈。
再就是产品定位。虽然说目前自主品牌最火,也是最得意的市场,就是SUV产品,但是,这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板块。威旺曾经试水S50以失败告终,而昌河的Q25,Q35的表现,好像也很一般。讲实话,都是源自北汽绅宝的主力产品,产品本身的质量品质都不算差,但是,绅宝本身都卖不好,更何况换标之后的兄弟品牌。
当时威旺的S50没有成功,很大的原因,在于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品牌本身的市场口碑不协调。威旺一个微车品牌,第一款SUV产品,竟然直接把价格拉到自主主流SUV产品的区间,这后果,威旺自己应该是很有体会了。
而现在Q7好像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毕竟昌河在消费者心里,根深蒂固的还是微车的形象,虽然北汽控股之后,推出了MPV,SUV还有轿车产品,但是,因为总销量不大,市场对昌河品牌的认知,其实改变不多。
所以,以昌河目前的这种现状,Q7的销售价格,最高的竟然拉到13万区间,这显然是不符合昌河这个品牌形象的。且不说品牌,就是终端的店面形象,又有多少昌河的展厅,能匹配十几万的产品呢?
渠道能力不强,市场定位不精准,Q7现在的这种尴尬局面,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了。但是,从目前新北汽昌河产品看,好像也只有Q7产品,是最能形成市场突破,并给经销商带来利润的。因为,传统的微车市场已经萎缩,而MPV的消费局面也在转型,轿车市场,昌河推出的A6产品不错,但品牌不占优势。
就内部比较而言,Q7是最有可能在昌河体系胜出的。但是,如何能在市场形成突破,走出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想必也是当前昌河管理者,最费脑经的问题。
前天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Q7的小视频,感觉还真的很意外,创意不错,定位也显得清晰,看来,昌河还真的在Q7上投入精力呢。那么,在渠道整合,短期内不能形成效果的情况下,在营销思路上,多做一些调整,也许,会是一种不错的策略哦。
什么时候能摆脱尴尬的局面呢?只有通过时间来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