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入口,已成为共识。而关键在于“问题”从哪里来,这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善于从头脑中“发明”问题,有人热衷于在概念领域中“虚构”问题,也有人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提出问题。
那么,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来自哪里?笔者以为,来自于社会矛盾,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不能从头脑中发明问题,也不能在概念领域中虚构问题,这类问题是彻头彻尾的假问题。我们需要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矛盾,也就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研究,也就没有社会科学。
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是“矛盾”,社会科学研究的是“问题”,“矛盾”与“问题”总是难分难解地缠绕在一起。
“问题”是对“矛盾”的理性把握
问题意味着矛盾,但问题不同于矛盾。“矛盾”直接存在于对象之中,以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矛盾的存在与主体意识到矛盾的存在是两回事。“问题”是一种“思”,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就其形式来说,并不直接存在于客观的对象之中,而是存在于主体的意识之中,以主观形式表现出来。“矛盾”只有对人来说,相对于主体而言,才成为“问题”。正因为如此,即使面对同一矛盾,也不意味着在不同的主体意识中能形成同样的问题。
由于主体的认识框架和知识结构不同、利益取向和价值追求不同、立场不同等,面对同样的矛盾往往提出完全不同的甚至是截然对立的问题。客观存在的只是矛盾而非问题本身,要把主体之外的矛盾转化为主体意识中的问题,感性直观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理性的力量,“问题”是对客观矛盾的理性把握。
“矛盾”提升为“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不是从观念出发去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解释观念的形成。因此,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决不能从观念中去寻找,而只能从实践中去寻找,从社会矛盾中去捕捉。然而,并不是社会生活中所有的矛盾都能上升为“理论中的问题”,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
社会科学研究要善于发问,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学术价值的“真问题”,这样产生的理论才能彰显为时代立言、为生民立命、为社会立法、为未来立向的学术能量。有些问题似乎也是从社会矛盾中提炼出来的,但这些问题要么属于“假问题”,没有价值去回答;要么问题本身并不蕴涵深刻的理论问题,没有必要去回答;要么受制于当下的条件,没有可能去回答。只有对那些有价值、有必要、有可能回答的问题才需要提升为“理论中的问题”。
可见,社会科学研究仅有“问题意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问题的“质量意识”。“问题”越有质量,“理论”才会越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