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义
去个体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时,被群体的行为意识和目标所控制,失去大部分的自我意识和评价,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我控制能力严重下降,从而加人群体中情绪化的、冲动的行为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一个较大规模的群体中,个体往往受身旁事物的影响,他们无法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和态度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反应。
二、影响因素
1、群体规模:群体不仅能引发其成员的唤醒状态,也能使成员的身份模糊化。:群体规模越大,成员越有可能失去较多的自我意识,所有的人都会把其行为的责任归因为情境而不是自己的选择,个体的道德顾忌都降到了最低水平。
2、身体匿名性:匿名性是产生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之一,任何可能使成员降低自我认同的事件,都可能增强去个体化的效果。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越会觉得不需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3、弱化自我意识:能弱化自我意识的群体体验通常能分离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实验表明:无自我意识、去个体化的人更难自控,更难自律,更可能毫不顾及自己的价值观就做出行动,对情境的反应性也更强烈。
4、唤醒和分心活动: 群体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醒状态或者分散其注意力的事件。当人们看到别人和自己做出同样的行为时,会对自己做出冲动性的举动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愉悦感。当看到别人和自己做的一样时,我们会认为他们也和我们想的一样,因而这又会强化我们自己的感受。而且,冲动性的集体行为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高水平的社会唤醒和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性。当个体处在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身穿有隐蔽作用的服装时,会被唤醒,或者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尤其可能发生去个体化现象。其结果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