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热电厂的发展

2021-11-08 财经 592阅读

灞桥热电厂始建于1951年,是国家“一五时期”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之一。第一代灞桥热电人为了国家的振兴和发展,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风餐露宿,人拉肩扛, 2台6000千瓦苏制凝汽式机组于1953年11月竣工投产,建成了西北地区第一座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其1号机组为全国第一台中温中压火电机组,为当时西安工业经济的起步创造了基础条件,该厂因此被誉为陕西电力的基石。
1957年,该厂二期工程1台1.2万千瓦供热机组投产发电,配套建设了供热管道,建成了西北地区第一片热力网。紧接着,1958—1960年,三期工程2台1.2万千瓦供热机组建成投产,该厂成为陕西电网最大的调峰厂。
经过二、三期扩建,该厂供热管道连片成网,开始向东郊大型密集军工企业供应生产用汽,提供采暖供热,有力支持了国防军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依托该厂的工业热源,西安东郊以棉纺织品生产、加工为主的纺织行业形成规模,行业职工过万人,托起了纺织城的响亮称号,迅速使纺织城成为全国知名的纺织基地之一。 1987年,为支持老区经济建设,该厂7号发电机组被拆除安装至延安发电厂服役。
1988年,为了提高企业冬季供热能力,该厂四期工程1台2.5万千瓦背压式抽汽机组投产发电,该厂从中温中压火力发电企业成为高温高压火力发电企业。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灞桥热电厂1-4期工程建设的机组,最大单机容量仅2.5万千瓦,企业机炉多、容量小,装备老、能耗高,污染重,产能低下。长期以来,作为西安市东郊冬季的主要供热基地,企业的供热能力滞后于供热市场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当时国家环保政策没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电力生产环保技术落后,在企业生产的同时,污染难以避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