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当今现状

2022-04-10 时事 55阅读
浅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对其进行大力扶持、深入开掘,逐渐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战略选择。基于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我国近年来无论从政策制定还是资金投入,对此都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应当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众多难题亟待厘清和破解;尤其是如何从学科建设方面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夯实理论基础,尚需深入探讨。关键词:关键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21世纪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新亮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却始终未能走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对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议中将文化产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该如何审时度势,紧抓历史机遇,做强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引领我国新一轮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已是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从小到大,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1052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221.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4%上升到2010年的2.75%。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总印张604.7亿印张;全国新闻出版、印刷和发行复制业总产出为12698亿元,实现增加值3503.4亿元。2010年全年制作广播节目681万小时、电视节目274万小时,生产电视剧14685集,国产动画产量超过22.05万分钟,电影产量526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总收入达到2302亿元,电影综合效益达到157.21亿元。2010年我国艺术品成交总金额达1694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一。互联网和移动网游市场规模达到349亿元。同时,涌现出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超过或接近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领军力量;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资产、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逐步完善。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统一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逐步得到认可,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为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 融资环境。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宝库。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产业在调结构、促增长方面的作用尚待进一步发挥。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势分析(一)文化产业生长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增长27年,预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今后将进一步加快。按照GDP年均8.5%的增长率计算,十一五”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GDP“末近1.9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2000美元;2015年将达到3000美元,提前实现小康;到2020年将达到50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准。文化消费将成为拉动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近两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由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拉动,出现了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居民消费已由以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下一轮消费升级的带动性项目将是教育、医疗、旅游、电信、信息和家庭娱乐等等。“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加强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约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将进一步减少,消费升级的速度将更快,从而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二)体制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和总结,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经验开始向方针政策转化。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陆续下发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将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将履行入世承诺放开准入和加强规范结合起来,将完善管理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发展的目标、原则和方式方法,宏观思路更加清晰,方法举措更加配套,为进一步的改革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使文化产业发展逐步进入到有序推动的阶段。“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已有大约2/3以上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以“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有关国家机关和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力量调配等方面,也在着重加强宏观管理能力的建设。监管方式不断改进,审批事项和程序得以简化,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对文化国有资产监管的有关问题也进行了有效探索。试点地区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和改革思路的探索,将对其他地区产生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文化产业的区域特色将逐步显现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颇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这为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基础条件。从国家发展思路上看,已将区域协调发展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将发展各个地区的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着力点。通过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布局的优化,已成为国家超越传统产业更替的重要战略选择,将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东部地区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已经开始进入3000—5000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些地区文化消费活跃,消费层 次不断提高,不少省市力求通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并力求走出去。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大部分在500—1000美元之间,文化消费刚刚起步,这些地区注重利用丰富的区域性文化资源,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面向全国市场,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四)“三网”融合将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化产业是社会文化与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传播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传播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宽带和移动通讯技术的结合已经实现,广电和电信统一的技术平台和商业平台正在出现,相应的技术标准即将出台,商业模式趋于成熟,新媒体产业凭借多媒体的综合优势快速成长。比如,2005年盛大公司上市以后,“家庭互动娱乐平台”战略浮出水面,内容领域涉及电影、音乐、游戏、在线广告和电子商务等多方面,昭示着广电业和电信业共同的发展方向。传播形态正在酝酿着革命性变革。传播的时空局限被打破,媒体信息几乎无处不在;传受双方主客易位,受众变被动接收为主动选择,变单纯接收为双方甚至多方互动交流,播出内容的安排也将变供给主导为需求主导。这些变化将促使传播内容向分众化、个性化、专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刺激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牵引。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已被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为重要发展目标,大的政策已经明确,广电和电信分业经营格局的打破也将为时不远。这种发展和改革,将促进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和链条发生历史性重组,在促进文化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提高文化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需要。纵观当今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经济国际化程度愈高,其文化产值所占比重也越高。根据需求结构变动的经济发展规律,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教育、娱乐、旅游、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按照结构优、布局佳、效益好、可持续的要求,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二是坚持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养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发挥其对产业的整合和示范带动作用,使文化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三是着力打造文化知名品牌。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打造蕴涵中国文化元素的自有品牌,提升文化品牌价值。四是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要积极借鉴其他领域发展成果,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发新型文化消费终端,提升文化产业的装备制造水平;另一方面,要在工业产品以及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中融入文化元素,通过开发产品文化内涵、加强工业设计、提高产品艺术品位等举措,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延长文化产业链条。(二)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文化产业格局。一方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直营、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牢牢把握决定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文化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从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利的政策条件,依法加强服务和监管,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专、精、特、尖的中小文化企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打造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三)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现代科技创新,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文化艺术的新形态,拓展了文化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是推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抓住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课题,加强科技创新攻关,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等的研制和自主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善于利用科技手段强化文化产品的艺术表现、提升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实现式样和载体的极大丰富,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和创新体系,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三是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四)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扩大文化消费尤其是国内文化消费需求,是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一是要着力培育文化消费习惯。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增加学校文化艺术课程安排,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消费习惯和艺术欣赏水平。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对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培育文化消费潜在市场。二是要积极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文化市场是扩大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要立足扩大内需,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文化消费渠道和平台,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扩大文化服务消费。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 消费增长点。要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加快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扩大文化消费信贷,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优化消费环境。三是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依托文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资源,开展旅游活动,实现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的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回顾过去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的发展理念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位一体,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后来的三大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现在又到了四位一体的阶段,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我认为把文化摆到“四位一体”的位置已经很合适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及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关键是要把这些理念落到实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9月(2)《文化产业概论》胡惠林2005年版(3)《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0》2011年中国经济出版社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