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七,八章笔记归纳

2020-05-28 教育 133阅读
第七章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⑴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其中,溶质相当于分散质,溶剂相当于分散剂。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空气等。
⑵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⑴概念: ⑵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⑷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⑸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⑴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⑵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⑷溶解度曲线: 例:
⑴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⑵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⑶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⑷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⑸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⑹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⑺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⑻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法
2、气体的溶解度
⑴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⑵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⑴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⑵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 100%(C < S)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⑴用固体配制: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⑵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4、误差分析
⑴、计算 (溶质算多了或少了,溶剂算多了或少了)
计算是否准确 若计算的溶质质量(或体积)偏大,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也偏大;反之浓度偏小
⑵、称量误差分析
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生锈。(mB偏大,cB偏高)
②调整“0”点时,游码在大于0的位置。(mB偏小,cB偏低)
③在敝口容器中称量NaOH、CaCl2、CuSO4粉末、MgCl2等易吸收水的物质。(mB偏小,cB偏低)
④称量已部分风化的Na2CO3•10H2O、CuSO4•5H2O等。(mB偏大,cB偏高)
⑤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mB偏大,cB偏高)
⑶、配制过程误差分析
①称好后的药品放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在烧杯外。(mB偏小,cB偏低)
②溶解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mB偏小,cB偏低)
③转移时有部分液体溅出。(mB偏小,cB偏低)
④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3次。(mB偏小,cB偏低)
⑤溶解时放热,且未冷却至室温(20℃)(V偏小,cB偏高);溶解时吸热,且未恢复到室温(20℃)(V偏大,cB偏低)
⑥在定容时,仰视读数(V偏大,cB偏低),俯视读数(V偏小,cB偏高)
⑦在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分。(V偏大,cB偏低)
⑧加水至刻度线后,摇匀过程中,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无影响)
⑨洗涤容量瓶后,未干燥,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⑷、俯视、仰视的分析
仰视时,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
第八章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

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BaO +H2O== Ba(OH)2

CaO +H2O== Ca(OH)2
(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问题: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酸-碱-盐》复习练习
1、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是 ( )
A、CaO 熟石灰 氧化钙 B、Ca(OH)2 生石灰 氢氧化钙
C、HCl 盐酸 氢氯酸 D、NaOH 纯碱 氢氧化钠
2、下列有关说法,不是稀硫酸和两者共有的是 ( )
A、实验室制取氢气 B、金属表面除锈
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D、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3、实验室里鉴别稀硫酸和盐酸,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钡 C、 氯化钡 D、 硝酸银
4、下列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 )
A、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能将Ba(OH)2、NaCl、K2C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 )
A、硝酸 B、硫酸 C、硝酸银 D、石蕊试液
6、“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H+ SO42- Ba2+ NO3- B、Ca2+ H+ NO3- Cl-
C、Mg2+ K+ NO3- Cl- D、K+ Na+ Mg2+ SO42-
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CuSO4 Na2SO4 NaOH B、K2SO4 Ba(OH)2 HNO3
C、KOH MgSO4 KNO3 D、KCl K2SO4 KNO3
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 )
A、CuSO4 HCl NaOH B、KOH HCl NaCl
C、H2SO4 CuSO4 HCl D、KOH MgSO4 KNO3
10、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 ( )
A、NaCl溶液 B、NaCl固体 C、熔融的NaCl D、蔗糖溶液
11、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改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 (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1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Cu CuO CuCl2 Cu(OH)2 CuO Cu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 (4)
(5)
13、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1)FeCl2(CuCl2)
(2)KCl(CuCl2)
(3)NaNO3〔Fe2(SO4)3〕
(4)CO2(O2)
14、A、B等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三个转换关系:
(1)A + FeCl3 → B↓(红褐色)+ C
(2)C + D → E↓(白色)+ F
(3)F + AgNO3 → G↓(白色)+ HNO3
完成C跟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 ;写出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15、A为无色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取少量A做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推断下列物质的名称:A是 ,B是 ,C是
写出①②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16、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 ;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 和SO42-,而Cl-、H+ 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下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HCl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