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这首诗里描写了什么景物

2020-09-09 文化 203阅读

《登鹳雀楼》这首诗里描写了“夕阳”(白日)、”山“、“黄河”、”海“(想象)等景物。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登鹳雀楼》赏析

这首五绝诗是诗人登高望远后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所流露出来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同时更是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这首诗的大体意思为: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前两句诗人既写了山,又写了海。诗人登上高处,望见远处西下的夕阳此时依偎着山川,晚霞的红光照红了群山,勾勒出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

接着又写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向着东海翻滚着流去,写出了黄河、东海波涛汹涌的气势,通过山川的壮丽、海水的磅礴气势表达出诗人对盛唐之下的繁华如锦气象的赞美之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面上来看,是说诗人目视范围内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尽收眼底,皆是一片壮观之景。

但要想将目视范围外的景色也要看到,那就要再上一层楼,正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往深层里来看,这两句也有另外一层意思,诗人在告诫世人:想要将一种事物认识的更全面,那就要开拓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更深入地去探索、研究它才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