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5~6月,果期6~7月。
玫瑰别名刺玫瑰,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rugosaThunb.的花蕾,主产於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河北等地。
植物形态
玫瑰为落叶灌木,高2m左右,枝条粗壮,茎丛生,密生刺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枚,矩圆形至卵形,先端尖,边缘有锯齿,表面有皱纹,背面略被白霜,网脉明显,有绒毛及腺点;总叶柄有绒毛及刺毛;托叶与总叶柄合生。花单生於枝端,有时数朵簇生,紫红色或白色,香气浓,愈干愈烈,果实橙红色,微扁球形。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长习性
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在粘壤土中生长不良,开花不佳。宜栽植在通风良好、离墙壁较远的地方,以防日光反射,灼伤花苞,影响开花。
繁殖方法
玫瑰花以分株繁殖为主,亦可压条、扦插繁殖。
分株繁殖分株前1年,要在母株根际附近施足肥料并浇水,同时保持土壤疏松湿润,促进根部大量萌櫱。因玫瑰分櫱能力很强,每次抽生新枝后,母枝易枯萎,故必须将根际附近的嫩枝及时移植到别处去,使母枝仍能旺盛生长。因此,每年11~12月,植株落叶后,或翌年2月芽刚萌动时,可从大花墩中挖取母株旁生长健壮的新株,每丛具茎干2~3枚,带根分栽。栽后自土面以上20~25cm处截干,培育2~3年即可成丛开花。
压条繁殖在每年6~8月梅雨季节,选当年生的健壮枝条,使之弯曲入土,将入土部分刻伤后用土块嵌入伤口,埋入土中,用竹叉或树杈固定,让枝梢露出地面,保持土壤湿润,2~3个月就可生根,翌年春可与母株分离,另行栽植。
扦插繁殖在早春萌芽前,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剪成20cm左右长的插穗,斜插於新河砂作成的插床中,深度为12~14cm,压实后浇水,经常保持砂床的温度,约30天后生根,待发芽后移栽。砂床扦插愈合生根较容易,但需在温室内向阳处或在田间搭拱形塑棚扦插,管理工作要细致。嫩枝扦插一般在梅雨季节进行,取半成熟枝条,切取中下部长约20cm作插穗,上带2~3个节和芽,斜插於土中,压实后浇水,待生根发芽后移栽;老枝扦插,多在9~11月生长季节进行。
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选择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耕前每亩施入堆肥2500~3000kg,深翻20~25cm,耙细整平,作成高畦,宽1.5m,高15cm左右,两边挖30cm的排水沟。
栽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3m,株距1m,挖穴深40~50cm,穴径50~60cm。挖松下层硬土,施入适量厩肥和饼肥作基肥,再盖土5~10cm。然后将苗株栽入穴中,把根系向四周理开平放,使其舒展,覆盖干松碎土,当填到一半时,用脚踏实。加满土后,再压实一次,栽植深度略深於原来土痕。穴面不要耙平,要留有浅坑,以便蓄水,最后浇透定根水,盖一层薄细土即可。
在早春新芽萌发后到3月间定植,苗株要带土团移栽,过迟不宜进行,否则不易成活。若在落叶后至次春萌发前移植,苗株可以裸根掘取,可不带土团,但侧根长度应不小於20cm,否则不易成活。
田间管理
松土除草该项工作应经常进行,保持园内无杂草。
追肥玫瑰属喜肥植物。每年春季芽刚萌动时,用稀薄人畜粪水,浇灌於根际周围,注意不要污染茎叶。秋季落叶后,在植株周围,开环状沟施肥,每株施入堆肥或厩肥25kg、过磷酸钙2kg。这既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可防寒。
修剪在12月中旬,剪除交叉枝、枯枝、老枝和病虫害枝。另外,在第一批花开后,要在花枝基部以上10~20cm处或枝条充实处,选留一健壮腋芽,然后剪断。这样可以增强树势,多发新枝,使第二年花蕾增多。
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该病多在夏季高温高湿时发生。病菌侵染叶、茎、花柄后,早期症状为幼叶扭曲,浅灰色,长出一层白色粉末状物,为分生孢子。严重时花少,甚至不开花,叶片枯萎而死。防治方法:1喷洒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或50%可湿性托布津1000倍液;2适量施用氮肥;3抽新叶后,喷以1:1:100波尔多液,每周1次,连续2~3次。早秋亦需喷雾数次。
蔷薇白轮蚧在7~8月上旬,若虫爬到叶面主脉上或主脉两侧、嫩梢、叶柄基部固定下来危害植株。防治方法:1若虫孵化期喷施25%亚胺硫磷乳剂800~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2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红点唇瓢虫和灰唇瓢虫;3在12月落叶后至2月初萌动前喷射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
蚜虫、红蜘蛛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采收加工
药用玫瑰花应在含苞待放时采摘,采后置於阴凉通风乾燥处晾乾或放在竹帘上用微火烘乾,不宜曝晒。
提取芳香油或作食品、酿酒、熏茶用时,应在花朵初开放、刚露出花心时采摘,并按不同用途,分别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