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九十年代的春节(俗称过年)是怎么个过法?
看看春节期间商家的广告词就知道百姓过年有多忙了,“ 打个电话拜个年,欢天喜地大团圆”、“包饺子贴窗花欢乐在农家, 看焰火放鞭炮京郊真热闹”、“春节不在家,假日列车游天下”。 总之,围在家里包饺子看晚会是老皇历了, 过节也要过出个性过出新意来。这让北京人过春节也开始犯难: 出游订不上团,在超市购物交款排大队,打保龄球球道爆满, 想租个车到郊区转转,车早就预订一空。春节的乐事多了,品戏、 看电影、听音乐会,连电视频道也“春运”——节目太多, 挤破门槛。想求新求异也不是容易事。不夸张地说,正月过后, 就要计划明年的春节怎么过了,因为动作慢了计划跟不上, 只能过一个遗憾的春节。 百姓过节的方式是一天天变了,休闲度假的意识也一天天强了, 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从一个团圆佳节渐渐变成一个度假的好机会, 提高生活品质从这个最传统的节日开始了。 ■图:在明媚的春光下体验节日的欢乐 年饭家宴挪到酒楼吃 半数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饺子,速冻饺子出现断货现象。 辛辛苦苦一年了,过春节该享享口福了,家家户户为年夜饭张罗, 这是每年过节的传统想法。 可越是吃得好了越想在过年的时候吃点省事的、吃点清淡的。 老百姓的心思早被商家琢磨到了,1992年, 西单菜市场推出五种家庭套餐,每套50元至70元, 回家简单一加工就是丰盛的年夜饭。 按老礼儿,京城的馆子到春节差不多都关门上板了, 家家户户都忙着在家里炒菜,谁还会光顾餐馆?可到1994年, 春节期间最常见的大红纸“春节休息”见不到了。 家宴设在餐馆酒楼成了时尚。 与其在家一通忙活还不如在餐馆里踏踏实实吃一顿呢。 而商家也看准了这一点,为了有个好买卖,为了有个好商缘, 都比着赛不关门,加班加点纷纷摆出家宴擂台。1996年, 北京城摆起了年夜饭,百店家宴热热闹闹。到了1997年, 年夜饭也要预订,订晚了就剩回家煮冻饺子了。 1990年前后,时兴涮火锅、涮羊肉,之后是烤鸭、粤菜、川菜、 上海菜、湘菜相继而至,中间还穿插着红焖羊肉、家常菜, 各家餐厅为了年夜饭也绞尽脑汁变换花样,到了1996年, 连饺子城也火爆起来。 “破五的饺子”,北京的老风俗还被很多人记挂着, 只是初五热了冻饺子。北京已经有半数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饺子了, 速冻饺子出现了断货现象,就连做饺子皮也成了“新兴产业”, 一个小商贩春节期间能卖出去三四十斤饺子皮。 年货鸡鸭鱼肉成配角 食品的花费还不到春节花费的1/5,而1/ 3的钱被用来交朋友了。 到了90年代,正月临近的日子里,很难见到被大包小包的“吃物” 压得难于行走的人了,“平日里也是吃海参鱿鱼, 干吗非要赶到春节?”粮店里挺金贵的菜籽油也开始被冷落了, 1992年的春节,尽管张贴了“春节期间每人优惠10斤”, 仍没有达到促销的目的。因为北京人知道,更好的“绿宝”、“ 骆驼唛”之类有的是,根本不用囤积。 尽管民以食为天,但在1994年的一项调查统计中发现: 虽然过年几乎各家各户都要购买食品, 但食品的花费还不到春节花费的1/5,而1/ 3的钱被用来交朋友了,吃,已经不是北京人过年的主旋律了, 人们把更多的精力和钱用在了自身建设和交往娱乐上了。 会吃了会玩儿了,北京人过年也更实惠了,开始时兴批发过年。 去水产市场批海产品,到大钟寺批发水果,当然,还有批发鲜花。 去年春节,北京销售鲜花超过30万盆,销售额近1500万元, 和一个大中型商场的效益差不多。 1995年,必备年货是金童玉女财神爷和大大的福字。 1995年的年货里还有一样小东西:欢乐球。这是“禁放” 之后春节欢乐产品的主唱。上亿只欢乐球在那个春节爆响: 既安全又声色兼备。 吉祥物也是置办的年货,1996年小老鼠随处可见,1998年, 虎行天下。 年乐旅游过年成时尚 春节,从旅游淡季变为“黄金季节”,机票优惠已成为历史。 1992年的年三十, 五个结伴前往哈尔滨看冰灯的年轻人是新闻人物, 过个团圆年的观念正在被悄悄改变。这一年,春节机票优惠50% 的做法已成为历史。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的日子也已经过去。 1996年的春节迎来最长的公休假,从初一到初七整整一周, 机票价格开始上浮。春节,从旅游的淡季变为“黄金季节”。 到1997年旅游过年有钱也难,还在1996年12月, 东南亚以及海南、昆明、西双版纳、厦门、 武夷山等国内路线已经爆满。据统计, 1997年北京春节旅游过年的人数在10万人上下。 1997年开始, 留在北京过春节的人包饺子看晚会之后又多了一个节目:看灯。 北京城打扮得火树银花,每天有几十万人上街看灯。 出租车司机都愿意在街上多转转:亮堂堂的心里痛快。 春节里,各个体育场馆打开大门,从保龄球、轮滑、 羽毛球到室内攀岩, 64项体育活动把大约10万以上人次的北京人从麻将桌和酒桌旁拉 走。1997年的春节,5万人奔了体育场馆。 1997年贺岁片登场,《编辑部的故事》续集《万事如意》 除夕之夜在全国30多家省级电视台同时登场。有人发出询问: 还看晚会吗?全城同做一件事的情景不复存在。从这一年开始, 贺岁片年年如约而至。 年话身体健康排第一 调查显示,“身体健康”是1998年最流行的拜年话。 电话铃声传问候,打开电脑接贺卡,贺词传进寻呼机。 北京半数以上的人电话拜年。这是九十年代北京人的拜年方式。 拜年,不再是两盒点心跑一天。先是贺年卡贺年的方式流行起来, 贺年卡不是学生专利,已经被全社会接受了, 1992年春节前分拣量达到250万件。 尽管邮件量比平日高了近1/4,但增长速度还是放慢了, 因为电信发展快了。 北京最早的寻呼台是126台, 1992年春节每小时寻呼1万次以上。 1997年已经有寻呼台推出预约拜年,北京有寻呼机用户上百万。 1995年,1/5的北京人打长途拜年。1983年, 北京近一半的长途电话需要话务员人工接转, 用户挂一个长途电话需要等几十分钟。而如今, 北京长途电话可以直拨全国2000多个城市、县, 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拨比例可在99%以上。 1998年流行的拜年话是“身体健康”,在对北京、上海、 广州等1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身体健康” 是人们排名第一的愿望。而在1995年左右,人们的祝福大多是“ 恭喜发财”。 进入1999年,贺卡成为落后的形式,因为使用大量纸张, 不利于环境保护,电子贺卡在今年流行。 每天中国电信网上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 轻轻一点,祝福可以传出万里之外。 参考资料: http://www.xyinfo.ha.cn/ loca/xn/1_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