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的成因有哪些?

2022-08-16 社会 19阅读
一、儒教文化所张扬的惩恶扬善思想在我国网民心中根深蒂固。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儒家提倡的德治、人治等都体现了惩恶扬善的思想,儒家主张“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陕西首例网络诽谤案庭审现场大旗网不惜版面,以《从24楼跳下自杀的MM最后的日记》为题进行专题报道,将王菲姓名、照片、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个人身份信息全部曝光;北飞的候鸟网站紧随其后,发表明显含有侮辱、诽谤言词的文章,对此事进行评论,成为一场道德讨伐的群体事件,网民们本着对受害者的同情心,企图通过“网络诽谤”方式“教育”婚外情的始作俑者,发泄对婚外情的不满,使众网友降低对王菲的道德评价,以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

  二、随着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很多网民已将其作为自身维权的重要载体。

  当维权的范围及程度一旦放大,很容易产生“网络诽谤”现象,从这一意义上看,网络诽谤是网上维权的附庸品。网民们选择在网上维权除了互联日益普及外,还因为网上维权成本相对低,同时也附合国人不愿到法院当原告或被告的心理。

  很多人会因此望而怯步,对现实法定维权行动并不一定抱有信心。于是他们会选择网上投诉,有时反而会得到很好的回应,但也有既在现实维权中未果在网上维权也未果的,此时,很可能会带有情绪性地在网上大谈自己购鞋的遭遇,继而会公布出售鞋子的商家及品牌,甚至销售人员或老板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再遇上一些“同情心”的网友,就很可能会引发“人肉搜索”,演变成网络诽谤。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