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 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历史人物或文物遗址的社会调查报告。 字数大于1500

2020-05-09 教育 236阅读
一、问题提出
木洞人文主义——沧白故居将7月下旬完工。木洞镇政府正准许前往上海博物馆领取有关历史文物,来完善早以规划好的沧白故居,沧白故居内的建设是否与从前一样?沧白故居到底会起多大影响?政府将会怎样对待此事?
二、活动过程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指导教师:章艳,组员:部分同学。
2、确定研究目的和方法
(1)研究目的:A、杨沧白;B、沧白故居介绍;C、沧白故居的前景
(2)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
(3)课题研究活动的时间安排
4月15日:成员在班上调查有关杨沧白的事迹
4月16-18日:在网上及图书馆查有关资料
4月22日:成员们参观沧白故居
4月26日:集体讨论总结调查结果
4月27-30日:分析整理有关资料
5月8-14日:撰写研究报告
3、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按照研究计划,首先我们组织同学在班上进行调查,有多少人了解杨沧白先生的事迹,结果班上有28人知道,其中6个比较清楚知道一部分。
我们又在网上,图书室查阅关于故居及杨沧白先生的事迹,故居的历史沿革、建筑式样、房屋结构、建设面积、房屋房间。
杨沧白历任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大元帅府秘书长、广东省省长,并曾任四川省省长。他跟随孙中山先生组建了中华革命党与筹划国民党召开“一大”。
联络滇军于各军汇合打败陈炯明的叛乱。
稳定广东局势的革命生涯。
经老师组织,我们又去参观了沧白故居,第一次前往故居,眼前出现的是一片繁忙的故居重修工作景象。我们访问了重修故居的负责人,据他介绍,故居的总体样式是不会改变的,之前,他们已把每个部分都摄拍下来了,完全遵照原样修复。
然后,我们又到镇文化站采访了站长,知杨沧白先生的孙子现居住在上海,已六十多岁了。我们还就居故修复工作提了问,站长大致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并送给我们一份故居简介资料。
在4月27日,我们就各自把采访的成果加以分析,并整理资料,然后分组撰写研究报告。
最后我们又集体去参观了沧白故居,修复工程正在进行,我们小组在此摄影留念,我们再次采访了工程负责人,知道工程进展顺利,预计7月完工。
我们研究小组组织了6次专题会议,组织了3次校外采访,共收集资料和写心得体会约3000字,形成小论文1篇。
三、研究成果
1、了解了杨沧白先生的革命生涯
杨庶堪又名杨沧白,1881年12月9日出生于巴县木洞镇第五段猴子洞,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人物。他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又是早期的同盟会员,四川辛亥革命领导人。
1905年,杨沧白先生加入同盟会,任中国同盟会重庆支部负责人。1913年响应孙中山“二次革命”号召,他跟随孙中山先生在重庆起兵讨袁,任四川民政总厅长,讲座袁失败后亡命日本,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与筹划国民党召开“一大”,任政治部副部长及四川主盟人之一。
1818年被孙中山委派任四川省长,联络滇军与各军汇总打败陈炯明叛乱,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育了革命种子。
之后,辅佑孙中山建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出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秘书长和广东省省长等职。
抗战爆发后斥汪批蒋,高风亮节,为促进国共第三次合作,统一祖国大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沧白先生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国府委员等职,为辛亥革命元老之一。
自1930年以后,杨沧白先生闭门读书、做诗、作文,过着隐居的清贫生活。
1942年8月6日,杨沧白先生在重庆南岸大石坝寓所逝世,享年六十一岁,在他逝世之后,有关他的政治生涯、诗文作品和文章也陆续问世,以近年来出版的为最多,在台湾,也出现了一些纪念他的文章。
重庆市渝中区的沧白路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
去年,杨沧白先生被重庆市评为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2、弄清了沧白故居的基本情况
2 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人物杨沧白故居调查报告
杨沧白故居位于木洞第五段猴子洞四合庭院内,该故居呈三合院布局,座南朝北,总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正房: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三穿用七柱,面阔5间20.7米,进深2间7米,通高6米,素面台基0.5米,阶梯式踏道2级。左右厢房:面阔4间16.7米,进深1间5米,前有围墙、院门,故居前为街道,后为尖顶坡,左为公路,右为石坎,杨沧白故居具有历史纪念意义,2000年9月7日,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可是经历了100多年风风雨雨,故居显得有些破败,2004年11月2日记者杨野报道:“一人多高的杂草遍布了院子天井中央,让人无处下脚。左边一处厢房因年久失修,加之雨水浸泡,屋顶腐蚀早已垮塌,只留几根独木撑着,岌岌可危,残楼上抓满了青藤,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走出过一位辛亥革命的风云人物”。这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层层申报,最后由国家文化部门拨款修复故居。
3、沧白故居的前景
目前沧白故居正在落架修复,不久的将来,它将会以完整、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们看到它,就会想起辛亥革命的风云人物,想到他的高风亮节,想到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于后世子孙有着良好的教育意义。
三、几点建议
1、给政府部门的建议
“沧白”先生在木洞人眼里不仅仅只是一个伟人,更是家乡人心中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建立“杨沧白先生”陈列室(杨沧白先生有关生平简介、手迹文稿、图片、生活用具等主要依靠区、市文物部门到上海等地索取)。
2、给文化部门的建议
展馆举办的书画展览,要聚集国内外书画名家的作品,这样就能提高家乡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带动家乡有经济发展,使家乡人精神物质双丰收。
4、给教育部门的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物质生活的飞速提升,人们似乎对那段特殊的日子有所淡忘,当然,没有人愿意沉湎于苦难的回忆,可是,事实如此,我们是一个有过太多苦难历史的民族,尤其是那段特殊的岁月。我们现在从鞭种角度上说仍受人欺侮,所以我们这代人不得不经常回顾先人们的苦难,才能更怜惜今天的幸福,转化为自己奋发图强的动力。
建议教育部门倡导和组织学校、单位、社会团体参观故居。从而受到爱国教育,正是沧白先生等历史伟人改变了中国历史,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睡狮,解救人民于水火,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挺起胸膛,向世人展示了华人风采。
4、给“重庆沧白书院”的建议(我校美术教师、国家一级美术大师——蒋治义现任书画院院长)、给文化部门的建议:相关部门应该把“沧白”先生的伟迹发行成出版物,如邮票、书籍、影视作品等,编如中国历史教材、语文课文,打造成为重庆地区革命文化明珠,吸引电视剧组的实地拍摄。
5、给木洞中学的建议
走出木洞中学的大门,隔了一条公路,仅几步之遥就是沧白故居了。这对木中人是一件幸事,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学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开展名人精神教育,深入挖掘木洞历史文化教育底蕴,鼓励同学们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名人,学习名人,促进自身的发展。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了解了历史伟人杨沧白先生的革命事迹,弄清了沧白故居的基本情况,也知道一些故居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活动的展开,我们掌握了课题研究的一些基本思路、研究方法,我们大家都觉得获益匪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