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国力排在第六位,属于国力次强的国家,整体国家实力大大低于美国,排在英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的后面,但是超过日本、加拿大、韩国和印度。
中国综合国力的国力资源排名落后,只好于俄罗斯和印度,落后于所有发达国家。从科技力上看,中国在技术投入上严重不足,2004年,R&D支出只有186.0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31%,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4%。从科技产出上看,2002年,中国本国居民在国外获得的专利数为633项,只高于印度,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095美元,相当于这里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3.3%。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庞大,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全部制造业出口的27%。形成这个结果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巨大的加工贸易所形成,虽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但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并不反映中国的科技实力。另外中国高技术产业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确有先进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人力资源排在第一位,主要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004年,中国劳动力总量达7.87亿人,是排在第二位印度的将近两倍。中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年,文盲率接近12%(2002年数),只好于印度。2002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为5%,是大国中水平最低的国家,印度也达到了8%。
中国资本资源排在第八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储蓄率,中国储蓄规模总体水平很高,2004年储蓄总额达到6018亿美元,排在第四位。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政策成绩显著,2003年,在中国的外资存量达到5014.1亿美元,排在第六。但中国的股市目前的融资能力非常有限,2003年,股票市场交易额为681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48.09%,总量和相对量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信息力非常落后。在基本基础设施上,2003年,中国的公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8公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每平方公里1.59公里,中国的铁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1公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每平方公里0.05公里,而中国的航空载客量规模还是很大,2003年为87590,排在第三位,但也只相当于美国运输能力的15%。在信息基础设施上,中国的落后表现为各类信息设施的有限人均占有,在计算机、宽带、因特网、电话上人均占有水平都很低。2004年,中国每千人拥有的计算机数为41,美国为763;中国每千人中因特网用户有为78.53,美国为632.2;中国每千户居民拥有的宽带用户为8.14,美国为86.27。
在自然资源方面,中国排在第四位。中国国土面积大,但人均耕地占有较少,能源产量规模大,但相对能源需求水平较低。2002年,全部能源生产量和需求的比重为99.4%。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资源和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加上中国目前资源浪费性的使用和能源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中国在能源的自给率上会越来越低,资源也会越来越稀缺,这都会给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一定的制约,在IMD“能源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调查上,中国得分为3.7,在十大国中仅高于印度(3.6)。
中国的政府调控力排在第四位,主要由于在政府绩效方面较高的排名所致。中国政府公共产品提供能力有限,2003年,中国全部公共健康支出占GDP比重为5.8%,只是比韩国稍高,排在第一的美国高达14.6%。中国在公共教育上的支出占GDP比重为3.3%,只是比印度3.2%的水平稍高,低于其他所有大国,其中加拿大高达8.1%,美国为6.2%。在总体的政府支出上,中国也只是稍好于印度,相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能力,中国在政府绩效上表现良好,排在第三位,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稳定宏观经济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公共金融”上中国排在第一位,在“财政政策”上排在了第二位。但是在提供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和体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上,中国排在中等的位置,应该说虽然中国收入分配目前有差异扩大的趋势,社会公正性有待于提高,中央银行的效率和政府效率还是较低,但发展经济是现阶段社会各阶层都能够接受的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凝聚力整体还是很强。另外,中国政府在支持企业创造增加值的法律环境建造上排名很差,法律创新的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束缚。
总之,中国国力资源的发展优势在于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裕的资本资源、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稳中求进的政府政策方针等等,劣势在于落后的技术水平,劳动力质量低,信息力落后,支持创新体系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不配套,整体上国力资源处于落后的位置。在中国国力系统中,外交力、军事力较强,政府调控力也排在第四位,经济力排在第六位,而国力资源只高于俄罗斯与印度,国力结构不均衡。
中美综合国力的比较
中国与美国的综合国力相比,各个方面力量都很悬殊,特别表现在国力资源上。中国的国力资源中,优势只在于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等初级生产要素上面,而美国无论是初级生产要素,还是高级生产要素资源都很丰富。在科技力上,中国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对经济的贡献上都明显低于美国,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在于两国在支持科技创新系统的软环境上的差异,在于中国发展科技制度、支持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技术管理水平和国内技术发展的氛围等等方面上的落后。美国宪法明文规定,国会与政府要支持科学,促进科技进步,奖励科学发明。美国1990年代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把科技发展放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去考虑,目前信息产业的领先占有已成为其作为超级大国的重要条件。虽然中国也把科教兴国当做自己的国家发展战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但在许多方面缺乏力度,导致技术投入少,科技人才缺乏,科技管理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最终造成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低。美国发达的股市为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而中国股市融资力有限,商业银行目前还是主要服务于大型或中型企业,高技术企业,特别是高技术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渠道少。在IMD“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充分”的专家调查中,中国得分仅为4.23,美国得了8分,这反映了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中美的差距。在技术管理上,美国的研发大部分由企业完成,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性,而中国科技有明显的国家化、行政化特征。在有限的知识产出中,中国知识利用效率不高,一是科技经济转化率低,还有技术合作力度不够,表现在企业、大学和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出现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现象。从知识创新的环境上看,中美差距也很大,在IMD对“公司间技术合作程度” 的调查中,中国得分为4.71,美国得了7.5分。总之,中国与美国在科技上的差异根源在于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法律和激励系统的差异。没有促进技术创新的良好软环境,科技水平不可能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和提高。
中国与美国的人力资本差距也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等硬数据上,在其他方面差距也很大。如在劳动力教育的质量上,在2005年IMD“教育满足竞争经济的需要”项目调查上看,中国得了3.17分,美国得了7分;在关于 “有技能的劳动力是否容易获得”调查中,中国得4.3分,美国得分为7.29;在“有能力的管理者是否容易获得” 调查中,中国得分为2.94,而美国得了7.34分。在“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调查中,中国得分为5.04,美国得分为7.29 ,甚至有人认为,美国的发达根本在于有一批视组合各类资源创造社会财富为天职的企业家。中国劳动力质量落后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公共教育投资力度不够,继续教育等方面也比较落后,在IMD“公司培训是否充分”的调查上看,中国得分4.91,美国得分为7.12,可见中美差距之大。另外,中国有限的高素质人才还面临流失的危机,在IMD“人才外流”的调查中,中国得分仅为3.51分,而美国高达7.88分,中国与美国成为人才外流中最严重流失和最吸收人才的两国。美国高素质人才积聚的根本在于其良好的人才制度。《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统计http://www.ciis.org.cn/item/.,美国建国200年来,大约40万欧洲的科学工作者移居美国或到美国做学术研究,过去几十年,自然科学、经济学和医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中大约有75%在美国从事研究或居住在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吸引人才的国家。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无疑给美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持续增长输入了最强大的源动力。
综上,中美综合国力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支撑综合国力的国力资源上,根本上在于支持国力资源转化的软环境上的差异。美国有一个良好的支持科技、教育等各类国力资源成长和创新的环境,包括良好的法律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等等,并且它们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正是由于充满活力的软环境,思维不断创新的文化,美国能够不断引进各国的新思想并迅速把新思想和新的创造转化为生产力,这成为美国综合国力强大的最根本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