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状元、举人、秀才、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

2020-04-30 综合 205阅读

童生相当于高中毕业;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

参加县或者府一级考试通过的,成为秀才;

秀才参加省一级(或者其他行政单位名称,各个朝代不一样)考试通过的,是举人,这场考试叫做“乡试”;

所有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之后就是进士;

进士考试的殿试第一名,才可以称为状元。

所以对应到现在:小学、初中生算是童生;

初中毕业一般会有一次全县或市联考,考入高中,所以高中生、至少初中毕业生才可以算秀才;

高中时参加全省高中会考全部通过、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有资格去高考的,就是举人了。

一般高中毕业会考在高中三年学业完成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所以高中高年级的学生,不要再管他们叫“秀才”了,应该称他们为“举人老爷”,免得叫低了晦气,考不进大学。

然后学生参加全国等级的考试——高考。高考通过,成了大学生的,都是进士。

扩展资料

从高到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制度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名衔称谓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