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淯水吟》表达了邹氏对曹操的什么感情?

2020-07-03 综合 236阅读

《淯水吟》表达了邹氏内心深处是渴望得到曹操的爱与呵护的,但内心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邹氏在《三国演义》小说原文中,是个仅仅被一带而过的次要人物。而歌曲《淯水吟》的作者,却对她在动荡时代里可想而知的凄惨命运做了合理的虚构:“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无论是历史上的汉末三国,还是后人眼中的三国乱世,都是属于男人的勾心斗角、残酷搏杀的时代。一个柔弱的女子,尽管“飘零”、“薄命”、“历苦辛”,是不会有人在意的。

“离乱得遇君,感君萍水恩”,表现了她对遇见了曹操的欣然。然而,曹操的垂青,不过是“求欢”而已,远远谈不到“爱情”。歌中的邹氏深知这一点:“妾为失意女,君是得意臣。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亲?薄酒岂真醉,君心非我心。”乱世中的女性渴望被宠爱、被保护的心愿,在现实中是那样不堪一击。

“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则是最美丽的伤悼,剧中最后邹氏抚琴以死,曹操欢尽而逃,典韦尽忠殒命。通篇紧扣“薄命”二字。邹氏确实够薄命,先后托身虎狼,直至葬身火海,即便不问出处,也让人为之扼腕。

扩展资料:

《淯水吟》本身是一首虚构的歌,在剧中,歌的吟唱者乃是张济遗孀、张绣寡婶邹氏。这首歌在剧中唱了两次。通篇紧扣“薄命”二字。但其实此曲还有哭典韦之处,歌词处处显知遇之恩。词句还颇得古诗十九首神韵,浅淡而深沉,直率而婉约。伴随着歌声的,是四处火起,刀兵竞发,失却双戟的典韦舍生忘死,醉眼朦胧的曹操暴跳如雷,旁若无人的邹氏依旧浅吟低唱。

所以《淯水吟》明写邹氏,暗写的是典韦。整篇歌词都描写了词中的妇人对于托身之人的忠贞不渝,但是联系到邹氏的情况——被典韦(电视剧的改动,演义中为曹安民)推荐给曹操,实在难以想象邹氏会对曹操这个男人产生矢志不渝的感情。但是将典韦带入歌词中,一切就说得通了。以美人喻忠臣自《离骚》便有先例,更能看出创作水平之高。

在三国演义第12集,曹操第二次祭奠典韦时,这首《淯水吟》再次响起。联系到当时的情况很难认为曹操的这次祭奠是为了邹氏,那么合理的解释也就是典韦与这首《淯水吟》必有关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淯水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