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

2020-05-17 时事 285阅读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正开始建设自己的海洋文明,在朝着海洋强国的目标努力。在建设现代海洋文明的长征路上,由于我们还只是刚刚迈出第一步,还有相当多的问题在等待着我们去解决,这些现实中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世界各海洋国家越来越重视向海洋进军,其中不按国际法规矩操作的为多,这势必使原本就处于无序竞争的海洋情况更加复杂。中国必须尽快地分析面对的复杂形势,确定自己的定位,拿出有效的战略举措,改变目前在海洋文明和海洋国土问题上的被动局面。
一、“海洋中国”面临的问题
1海洋意识淡薄
我国是一个国民海洋观念十分淡薄的海洋国家。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总认为自己只是陆地国家,海洋和海洋国家的观念十分淡薄,曾经有过因为忽略蓝色国土而遭受耻辱、蒙受侵略的时期。这种历史的悲剧不能再在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身上上演。但是,至今,我们的海洋意识仍然薄弱,经不住海洋竞争的恶风险浪;我们利用海洋发展自己的理念仍然浮浅,难以积蓄更为强劲的后力。
自古以来,我国沿海人民和地方社会走向海洋的活动持续不断,即使有政府的禁令,民间活动依然进行。“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海洋的发展停留在地方、民间的层次,而不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指向。”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总体上讲,国家层面开始重视海洋主要还是停留在政策文件层面,民间层面则依然是沿海民众行为,缺乏一种必须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主权利益、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趋重合,但是重陆轻海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国家,又是一个海洋国家的观念还没有深植人心,社会上对海洋国力建设的关注还不够高,甚至还会有人对“海洋国家”的发展定位提出质疑。
2、海权措施不力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说白了,海权,不仅是拥有海洋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拥有、利用自己的海洋权力来显示出国家的海洋势力范围和海洋力量。有了海权,才有可能真正控制海洋、利用海洋。我们用这个标准来看看我们在拥有、利用海洋上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从最近十几年的情况看,沿海一些地区迈出了建设海洋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步伐,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并产生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但,一是仍然局限在经济范畴,而非全面性、综合性发展要求的推进;二是仍然局限于若干省份各自的区域性行动,而非全局性、统一性国力的整体推进。这种做法,只能对一段时期、某一区域产生经济效益,而不能突出地体现国家主权的尊严,更不能体现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过程中应有的力量。与陆地经济发展不同,海洋的经济活动每一步都与国家主权直接关联,与海权直接关联。海权是否确立,相应的措施特别是作为海权体现的海洋军事力量是否得力,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国家对事关本国的国际海洋争端处理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讲,海洋经济活动是否可行,海洋争端能否解决,关键看海权力量大小与实施是否得力。
3、海域争端激烈
我国面临着激烈的海域划界争端,这个争端直接关涉海洋资源归属。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但实际上,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这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一半存在争议。8个海洋邻国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均提出不同程度的无理要求,总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而且有的已被他们单方面宣布划归其所有,成为争议区。其中有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区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实际开发区,从事海洋油气勘探、开采和其他活动,打下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块,引进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进行掠夺性开发。这实质上就是进逼瓜分我国海洋国土的“海洋圈地运动”。近几年来,随着美国的介入,我国周边海洋形势更趋复杂,压力加大。201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越南首都河内出席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时还在公然明确表示,解决南海主权争议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一部分。这明显是一种挑衅言论。今年,印度又借着越南允诺的所谓“合作”,要从印度洋进入我国的南海开采油气资源,直接向我挑战。
今天,海洋对世界的发展,海洋国土对国家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由于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资源越来越成为争夺的对象之时;特别是由于地球资源配置的竞争日趋紧张,海洋通道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之时,海洋国土的意义就更为重大了。我们热爱和平,提倡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和谐共处。但海洋国土不容侵占,民族利益不容侵犯。今天,中国强调“海洋国土”,强调“海洋中国”,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的层面,从制度、主权、利益的层面,从面对当今海洋恶性竞争不断、中国的海洋国土受到侵占、中国的海洋资源遭遇掠夺性开采的层面重返海洋,回到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海洋国土。
二、 加快“海洋中国”的建设速度
1、 提高全民的“海洋自觉”,形成“海洋中国”共识
“毋庸讳言,我国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海洋认识不足,海洋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还没有形成共识。媒体热衷于‘康乾之治’式的太平盛世,反映了普遍漠视海洋的社会心理。在世界进入海洋竞争纵深发展的新时代,这种错误的社会心理不加扭转,海洋发展战略难以实施,国家管辖海域难以保全,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努力得不到保障。”要从现在开始尽快地更新我们的观念,发展我国的海洋国力尤其需要观念的更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要提倡并实施全民的“海洋自觉”。海洋自觉包括海洋观念的觉醒和海洋发展实践的自觉,树立并强化“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社会”科学发展意识,“海洋资源”保卫、保护和科学利用意识,“海权”意识等等,是全民教育的当务之急,一定要让全体人民从“重陆轻海”建设现代家园的观念转移到“陆海并重”构建现代家园的观念中来,在当前,尤其要“重海”,要形成“海洋中国”的共识。 “观念的改变比具体政策的制定更为重要。没有海洋观念的觉醒,就不会有海洋发展的自觉。没有维护海洋权利和利益的勇气和进取精神,就不会有海洋大国的地位。全面关注中国的海洋权利和利益,使之深入人心,才能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和海洋发生积极的关系。”
2 加强海洋研究,全面认识海洋
我们不仅“海洋意识”薄弱,而且对海洋的了解和研究也很不够。不能说我们没有对海洋进行研究,我国海洋自然科学研究有不少项目走在世界前列;这些年,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也很快。但我们对海洋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海洋并不了解,知之不多。特别是关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我们重视很不够,国家投入缺乏,人才队伍不大,研究成果不多,形不成气候,在国内舆论引导上声音很小,在国际论坛上没有应有的话语权。也许正是我们在海洋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反而把全面研究海洋的事给疏忽了;也许是有关部门认为海洋是自然科学的事,把海洋的人文社会属性给抹掉了。因此,由国家加大对海洋全面研究的投入,尽快培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专门人才,并迅速形成人才梯队是当务之急,使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专门教育相互促进。当前特别要注重“在发展海洋科学的同时,改变人文社会科学忽视海洋的被动局面,推动海洋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培育熟悉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海洋军事、海洋外交、海洋法律、海洋管理及海洋历史文化的各种专业人才;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海洋发展道路,研究海洋国土化出现的新理论、新观念、新问题、新情况,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向社会各界提供准确的信息,形成全民关注海洋权利和利益的氛围”。
3. 实施海权战略,建设强大的海洋武装和海洋执法力量
海洋国土与陆地国土的丢失最大的不同是,陆地国土失去一寸就是一寸,所以寸土不让。海洋国土如果失去一座小小的岛屿,哪怕这座小岛只有一寸大小,就会失去几十万平方公里。侵略者把这个点作为划界的基点,他们能圈去一大片200海里范围的专属经济区,甚至还有更大面积的大陆架。日本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冲之礁上大做文章,野心就是为了圈得广袤的海洋国土。所以在海洋国土的保卫战中,是“锥”土不让!
在解决海洋国土争端问题上,不能雅致,不能从容不迫,不能温良恭俭让。我们与周边8个国家有着不同的争议,为此,我们十分友好地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但是这个主张并没有得到他们真正的承认,有些国家不是搁置争议,而是搁置中国,把中国搁在一边,他们去搞开发,加快了蚕食我国海洋国土、掠夺我国海洋资源的步伐。
马汉在19世纪末提出的“海权”思想,不仅是对当时海洋列强此起彼伏争夺、控制和利用海洋历史的总结,更是对世界海洋势力变化规律的精辟分析,揭示了海洋对沿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意义,更是揭示了“海权”对海洋国家的重大意义,强调发展强大的海军对一个海洋国家海权不受任何侵犯的决定性作用。马汉的这句话,“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深刻思考和扎实实践。世界海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包括世界所有海洋强国的盛衰,包括美国至今依然是海洋上的第一大强国,都在肯定马汉的话没错。拥有海军不一定拥有海权,但是要想拥有海权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有了海权,才有可能真正控制海洋、利用海洋。有了海权,我们才能真正拥有我们的海洋国土和海洋利益。海权是海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海洋国家国家利益得到保护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常说“科教兴国”,今天要再加一句“海权强国”。近海的、防御性的海洋武装力量是不能保护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的,必须要有一支能够担负远洋巡航任务的海洋武装力量,必须要有核潜艇和航空母舰,才能牢牢掌握制海权,才能胜任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和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历史重任,才能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这是历史规律,也是常识。“瓦良格”号的试航和服役在即,是中国国家层面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觉醒的开端,但这远远不够,这只能是刚刚开始。2006年12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接见海军第十次党代会与会代表时强调:“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中,海军的地位重要,使命光荣。……努力锻造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海洋自觉。
海洋执法是国家海洋主权的直接表达方式。我们必须迅速加强我国的海洋国土执法,向美国海岸警卫队学习,增强海洋执法队伍的统一性和系统性;向日本海上保安厅学习,增强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向阿根廷学习,加强海洋执法船舶和飞机的防卫火力。向所有的海洋强国学习,加快我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海洋维权相关法律的建设;在执法实践中,坚决革除多部门多头并举、看起来多部门在管、实际上行动协调不起来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支最有效能的执法队伍;行动之时现场执法人员完全可按规定办,不要把最好的执法时机浪费在层层请示报告过程中。
面对现实,面对未来,面对海洋,面对世界,在科学研究、国民观念、具体实践中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国家、一个海洋大国,才能告诉世界:中国正在重返海洋,中国决心成为海洋强国,在世界上占有应有的地位。重返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的大趋势,是保护国家利益、让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伟大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
3我们有必要坚守一定的原则和底线,即是:本本国利益一定要维护,若有妥协的话,一定要在谈判之后才能进行,绝对不接受或者承认既成的事实。
出了我们国家海上军队的出击外、我们国内的企业也可以主动的出击。企业可以直接在南海开发资源,国家肯定承认并支持的、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流逝。还有就是国家必须有一个统筹的机制。中国方面的石油开发的公司,其首先是一个企业,即使在采取中东再有争议领域开始开采的行动,但考虑首先是商业利益,风险的覆盖必须由国家进行全面的统筹。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和能源管理部门,以及交通和外交都要有一个统筹的机制,要有计划和部署的进行。
对于中国海上权益争夺的办法综合下来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积极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受美国支持的一些国家进行较量。
第二, 大力的发展经济、军事、以提高谈判的筹码。
第三, 加强我们国家需要的海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军事训练和远洋战斗的能力,武器现代化。要在适当的时候充分展示出我们国家的海上军事实力。
第四, 积极协商,寻求和平的解决办法。
当然,我们不排除武力的解决办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直接占领,历史上韩国与日本的独岛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先下手为强是可用的,还有就是使用经济、政治、军事威慑镇压,直接去的控制,这需要我们国家足够的强大,才有能力去争取。针对不同的国家要采取不同解决机制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蔚蓝国土和海岸线。在21世纪一个波及全球的海洋经济时代来临之际,我们不能再漠视周边国家对我国海洋权益的侵犯。必须针对不同情况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资源。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我国首先应该加强海防,因为有实力才有谈判,国家的利益只能靠实力获得。没有强大的海军,周边国家未必愿意让出已经侵占到手的海洋权益。其次,我国在处理争端时应当唯国家利益是问,以合作为主,适当强硬。因为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我国虽然需要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进行改革,但是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将海洋权益拱手让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