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2个

2020-04-18 综合 86阅读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七子之歌》:

一九二五年夏,闻一多在国外饱受洋人的白眼和欺凌,回国后又看到列强横行,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残酷镇压人民的现实,内心痛苦万分,夜不成寐,望着黑暗的夜空,呼唤着香港、澳门等七个地方的名字,就像呼唤自己的孩子,写下了《七子之歌》。

闻一多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七个地方,当时都被西方列强霸占。

他不会想到,时隔七十多年,西方殖民统治在我国彻底结束时,人们为他的诗谱写了优美的旋律,成为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当全国人民在同一时刻唱着同一首歌曲时,它就不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

扩展资料:

《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

红烛(序诗)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

一误再误,矛盾!

冲突!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既制了,

便烧着!烧罢!

烧罢!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哦!

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流罢!

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成果,创造光明你的原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澳门回归忆“七子”(人民论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闻一多结婚当天看书入迷 忘记迎亲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