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里的速算扣除数是怎么得出来的

2020-06-12 财经 80阅读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1、1级速算扣除数=0

2、2级速算扣除数=3000×(10%-3%)=210

3、3级速算扣除数=12000×(20%-10%)+210=1410

4、4级速算扣除数=25000×(25%-20%)+1410=2660

5、5级速算扣除数=35000×(30%-25%)+2660=4410

6、6级速算扣除数=55000×(35%-30%)+4410=7160

7、7级速算扣除数=80000×(45%-35%)+7160=15160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收入金额 -费用减除额-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 -其他扣除项

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

扩展资料:

速算扣除数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速算扣除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一种用快捷方法。
其好处在于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时,不需要分段算出每段的应纳税额,而只要拿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本段的适用税率,再扣除掉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即可。快捷,方便就是它的作用。

速算扣除数使用示例:

A个人于2018年12月取得20000元工资收入,在不考虑其他所得及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情况下,假设五险一金为4000元,再减去个税草案中的费用扣除标准5000元,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元-4000元-5000元=11000元,再用11000元去找对应的级数。

由于11000元在3000元和12000元之间,应选择第二级,即适用10%的税率和210元的速算扣除数。计算方式如下:

11000元×10%-210元=890元

因此A个人在2018年12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90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速算扣除数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