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安全感的应届生,是如何度过校招迷茫期

2022-04-14 教育 88阅读
关于校招
校招很重要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校招是一个存在于脑海中的字眼,他们不清楚校招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得这些信息,对应届生找工作的概念仅仅停留在毕业季的疯狂投递简历。殊不知,早有一批人赢在了起跑线,通过校招的方式,提前斩获心仪的工作,在毕业前就给自己找好了归宿。
所谓校招,其实是招聘方式的一种,很多大公司为了提前遴选到优质的人才,会公开做校园招聘,通过网申—笔试—面试等系列流程,层层选拔出合适的应届生,提前加入到公司。
校招的好处,不仅在于可以提前让应届生获得offer,不必为工作太过担忧,通过校招进入公司的学生,在个人成长与培养机制等方面也会拥有更多资源。
对一些学生而言,他们清楚知道校招的重要性,也从大三甚至大二开始做准备,就为了在秋招大军脱颖而出,但恰恰也是这部分人,最容易遇到各种不遂人愿的事情。
校招真的这么重要吗?
校招重要是毋庸置疑的,但它真的重要到成为应届生的独木桥了吗?
坦白讲,未必。
从过来人的角度,可以较为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头头是道做出分析。而应届生因为没有经验,纵使听再多的道理,也会不以为然,他们坚信自己所做出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自己遇到的问题一定是前人没有遇到过的,将自己放大为独一无二的同时,也拒绝了听取前辈的劝慰,总认为自己的遭遇别人不会理解,自然也不会给到中肯的建议。
而事实恰恰相反。
每一届应届生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却只有在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这条路是有别人走过的,已经将经验教训写了下来,却少有人认真去体味。
说校招没这么重要,是因为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误将知名企业的工作与好的工作画了等号,也误以为校招是进入名企的唯一通道。事实上,条条大道通罗马,区别在于有些人需要翻山越岭,有些人直接出生在了罗马。
错过9月校招怎么办
错过9月怎么办,还有10月啊。
对于已经错过的,陷入自责与愧疚绝不是理智的做法。
人们常说校招有两个黄金时间段,金九银十和金三银四,意味着错过这两个时间段,想继续校招会难上加难,且不说企业数量和岗位呈递减趋势,就连求职者的心态也会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发生转变。
一开始或许自信满满,不厌其烦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网申笔试,顶着炎炎烈日奔赴一个又一个面试现场,在经历一次次的拒绝后,或许会对自己产生强烈的怀疑,尤其是在之前的实习或校园生活中有一些积累的同学,自信心受挫是一方面,长时间的奔波对精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消耗。
僧多肉少大概是对校招大军最好的描述了。
一个岗位,常常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这种情况常常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批优秀的学生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公司以后,发现自身能力远超过岗位所需胜任力,不甘之下选择离职的也不在少数。
但这丝毫抵挡不了应届生们渴望拿到校招offer的信念,与offer息息相关的,是所谓如何更好在毕业后独立生活,虽然想得略为深远,却是踏入社会必须经历的环节。
回到校招本身,一方面可以关注求职网站,一方面可以委托在心仪公司的朋友帮忙关注内部招聘的相关信息,很多岗位的需求基本在员工内部可以消化掉,放出来的岗位仅占小部分比例。
更有许多公司并没有招聘需求,也会热火朝天参与校园招聘,声势浩大丝毫不输有真正招聘需求的公司,这更多是从市场品牌的角度出发来做的。
譬如今年的春招中,就有几家公司大规模招聘,放出大量所谓“稀缺”内推码,可以免笔试,最后发现几乎人手一个内推码,竞争依旧惨烈,走个过场算是完成了HR们的KPI。
值得分享的一件事是,秋招从7月份甚至可以持续到12月份,错过一个时间段,仅仅是部分公司的校招通道关闭,持续关注,及时更新自己的求职列表,才是稳妥些的做法。
至于渠道,推荐网站“应届生求职网”,里面涵盖绝大部分校招信息,可以每日抽出半小时时间查看,并做出自己的求职表格,将每个关注公司的网申截止时间,笔试时间,投递岗位等都做出具体的标注,方便查看的同时,也可以有个较为清晰的时间规划。
如何度过校招迷茫期
校招迷茫期,是几乎每个身处校招中的应届生都会遇到的问题。
对自己想做的事情突然感到茫然,对自身能力产生不可抵御的质疑。不明白自己的坚持可以换来什么,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小伙伴儿捷报频传,自己却仍旧没有着落。
这种落差和对比,或多或少都曾出现过。
一味自我安慰明显是不现实的。
时过境迁,再用这种较为伤感的语气写出一样的文章其实是略有难度的。如今,可以从支招的角度分享更多经验,而不是单纯的情绪宣泄。
这其实是应对迷茫期的方法之一,把那些不开心和无助的情绪用文字表达出来,收获共鸣的同时看到更多相同处境的朋友,从而明白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另一种方式是可以寻找前辈倾诉,譬如学妹主动跟我电话联系。
这种方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太大帮助,唯一的作用是帮助缓解情绪,平复心情,可以用较为轻松的态度去面对接下来的事情。
之所以说应届生最没有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即将毕业这个事实。
毕业曾经是很遥远的一件事,突然伴随着就业压力来到了眼前,随之而来的是成为社会人的恐惧和无助。在压力作用下,最容易联想到各种负面的消息。
最明显的感受是,有一段时间,每当有“逃离北上广”、“房价”、“学区房”、“中年危机”等相关消息出现,我心里的重担无形中就加重几分,会不自觉联想如果一直一事无成应该怎么办,这篇曾经以为上学是很困难的一件事,直到我提前遭遇“中年危机”算是比较详细的心理总结。
而针对这些状况,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显然是最有发言权的,所有的坑他们完整地踩了一遍,会清楚在各个时间节点容易有哪些情绪,如何能合理应对。
再者,寻求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看书、练习书法、听音乐、写作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比度过迷茫期更难的,是在这段时间学会咬牙坚持。每一段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唯有回头看才能发现它所蕴含的深意。话虽这么讲,再让我完整体验一遍被挑挑拣拣的过程,我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做得更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