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这词的出现年代

2020-04-28 文化 171阅读
政治一词是近代中国即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期间从日本引进的一个外来词。自从这个词出现以后,它一直被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具有崇高含义的词语,如政治是灵魂,政治是生命,等等。那么这个词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个词可以匹配呢?
古人在《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是否就是古人观念中的政治权力上层建筑呢?也即古代的“道”或说“道统”便是现代词语中“政治”。
在清末近代第一次中西文化碰撞的年代中,19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的“中体西用”,其中“中体”也可以理解为“政治”,而“西用”则可以解释为“西器”,“中体西用”用现代语言可以解释为:用本国的政治来指导西方科技的具体应用,也即“政治挂帅”。这几乎就是对中国古人“道”、“器”观的继承与发展。
同时,在现代人的文字表达中,常见这样的句子:政治为社会现实服务,政治为经济服务(非指具体、微观的人品道德)。这样的句子结构,却分明在说“政治”只是服务者,现实与经济才是本质。在这里,政治成了“器”(曾有“思想武器”一说),而社会现实和社会经济则成了“道”,器为道服务。
对于这种思想,中国的先人有没有相同的表达呢?
清末“中体西用”本来是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道器”观而强调“中体”的重要性,但是,那位“戊戌六君子”之一、有名的维新志士谭嗣同,恰恰在道和器的关系中,发现了现代人的思想,与现代人有了几乎相同的表述。他在1895年7、8月出版的《报贝元征书》中说:“故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后行,器存而道不亡。自学者不审,误以道为体,道始迷离倘恍,若一幻物,虚悬于空谟无朕之际,而果何物也耶?”这里,谭嗣同几乎就是在用现代语表达:道为器服务,政治为现实社会与现实经济服务,他批评了“误以道为体”,认为“体立而后行,器存而道不亡”。它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理论: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体现了其内的精神文明,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愈高,社会的精神文明也愈高,物质文明正是精神文明的形态体现者。物质文明滋生于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涵养物质文明;落后的精神,只会产生落后的物质,反之亦然。这是谭嗣同对清末落后现实的批评。他以现代人的思维,把历史社会长期颠倒的“道器”、“体用”关系重新颠倒过来,并提出:脱离社会现实与经济发展的“道”为“若一幻物”,“ 果何物也耶?”这种“误以为”的颠倒,正和现代很多史学者指出的“封建皇朝倒立着看待社会”意思表达一致。
其实,现代社会发现并形成了“政治”是一种工具的思想,时代伟人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已经断然否认了所谓“政治挂帅”;只是固有的传统观念,还在不时地以它的悖论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使这种发现成为了历史社会认知观的循环与断层,即放弃了这种发现和觉醒(唯我性人治原因)。确实,社会科学文明观念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才是政治背后那个真正的本质,而决非是所谓高于一切的“虚悬”和“挂帅”中的那个“政治”。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