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6页《有多少块糖》。
一、教材分析
1、 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在数与代数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本节课“有多少块糖”是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下一步学习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教材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教材通过数糖块、数棒棒糖、数熊猫、数圆片、数格子、数苹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数连加的问题,了解这种加法的简便表示就是要学习的乘法,这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学生通过数数抽象出算式对于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充分经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而以前的教材只是教学生知识,而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为学生后面理解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而积不变埋下伏笔。
2、教材解读:
教材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数糖块的活动开始,展示可能出现的各种数法,让学生只管感受到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然后糖块摆成方阵形状,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使学生感受不同地角度。
最后通过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过程并算出得数。通过“横着数”,“竖着数”两种不同数数方法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为学习乘法做铺垫。
二、学生分析
在教学设计前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
1、观察方阵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个,有4列,通过调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种方法:
(1)6+6+6+6= 4+4+4+4+4+4=(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竖着看每行是4个)
(2)只列出了6+6+6+6=(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
(3)6+12+6=(第一行是6个,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个第三行是6个)
2、你知道乘法吗?能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听说过乘法,但是说不清楚。)
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在数物体的时候,不一定有序的按照排和列来数,同时教材中数一数的活动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数数的经验和技巧作为乘法学习的基础,这是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的。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经常有灵动的思维火花闪现。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知识与技能: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和体验相同加数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经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不同方法数相同物体的个数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体验乘法必要性,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数学的简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具体的情境列连加算式。
难点: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及其个数的意义。
五、教具学具
方块:35×20个 小磁铁:20个 糖果:20块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6分钟)
1、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袋糖果,准备奖励给上课认真听讲的,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坐的端正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要呢? 生:想。
师:先请你们猜一猜这里面有几颗糖果?
师: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里面有几颗糖呢?
2、揭题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么数有多少块糖。(板书:有多少块糖)
师:为了数数方便一些,老师用学具小圆片来代替这些糖果。那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吗?
3、多种方法数数
用课件将不同数数的方法展示出来,师小结。
师:看了这么多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呢?(引导学生发现,不管怎么数,结
果都是20,每次数数的时候,数了几?块数多,数的次数就少;块数少,数的次数就多。)
师:哇,有这么多的方法呀!
(二)探索新知(15分)
1、数一数,填一填
师:瞧,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糖果呢,看看你会不会数。(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对于这样的摆法,你有什么看法吗?
师:你是怎么看出很整齐来的?
师:你真会观察。
师:如果我们这样数,一共有几块呢?(引导学生按行数时,要让学生学会7、14这样数,或者1个7,2个7的数,为下节课学习乘法作铺垫。请2-3人说一说。)
师:在数学上呀,像这样横着数叫做按行数。(然后出示课件文字,请学生马上填空说一说。)谁能用这样的方式说一说?(请2-3人说一说。)然后请全班一起说一说。
师:除了这样数还可以怎么数呢?(教师带着手势提醒学生,刚刚是按行数,还可以竖着数)
(出示课件)师要小结:在数学上,竖着数叫做按列数。请生用这样的方式说一说,(引导学生按行数时,要让学生学会2、4、6、8、10、12这样数,或者1个2,2个2,3个2,4个2,5个2,6个2,7个2的数,为下节课学习乘法作铺垫。请2-3人说一说。)然后请全班一起说一说。
师:大家现在学会数了吗?那老师看看谁真的会数了,打开课本16页,请你填一填。(生独立完成之后,教师再请全班一起读一读。)
2、说一说,算一算
(出示课件)
师:瞧,老师这里还有棒棒糖呢,谁能按照刚刚的方法数一数?
(请学生说一说)
师:我们还可以用算式来表示呢,(出示课件),你能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吗?
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说?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你是怎么数的吗?
师:这里一共有几个5呢? 生1:3个5。师板书:3个5.
师:那这个算式又怎么数呢?(出示第二道算式)
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呢?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你是怎么数的吗?
师:这里一共有几个3呢? 生1:5个3。师板书:5个3.
3、小结
师:你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不管我们怎么数,按行数或者按列数,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15.
(三)巩固新知(10分钟)
1、圈一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熊猫。
(出示课件,练习一。)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也,完成第1题。生独立完成。
师:指名问一学生,你是怎么圈的?一共有几个熊猫?
师:那你圈出几个2呢?剩下几个没有圈呢?
师:你真厉害!(师再问其他学生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再说一说。完成课本P17页的练习。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再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呢,出示课件,这又怎么做呢?请生翻开课本17页。
2、第2题:数蛋糕
出示课件,请生独立完成。师:请一生说一说。每盘有?有?一共有?你真棒。看来这道题没有难住大家,那接着还有更难的。看!
3、第3题:数方格
4、第4题:以“数线”形式,写连加算式。
小青蛙每次跳了几格?跳了几次呀?那你能写出加法算式吗?生完成后,追问是几个4相加呢?
师:调皮的小青蛙又换了一种跳法,这一次你知道小青蛙每次跳了几格?跳了几次呀?那你能写出加法算式吗?生完成后,追问是几个加呢?
师:小青蛙调到老师的尺子上了,老师的尺子是90cm的,她还是3格3格的跳,那要怎么列算式呢?
生:30个3相加
师:这么长的算式可真麻烦呢,其实,我们数学中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表达方式,你知道吗?我们下节课就会学到了。
(四)归纳总结(2分钟)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这一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数数,还学会按行和列来数数呢,而且还学会了用相同数连加算式来表示我们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数量。(师板书:同数连加。)
(五)当堂测试(7分钟)
完成《能力训练》12页。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技能出发,使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的过程。首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数糖,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同时暗示学生横着数或竖着数。并要学生根据不同的数法列出相应的连加算式。其次,让学生比一比,体会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为以后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做准备。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在于探究是否有简便方法。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七、教材图片
八、指导教师点评
本节课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数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体验和理解过程,掌握了两种数数的方法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对于应用的学习显得轻松自然,游刃有余,自始至终,学生的学习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通过数糖块儿、数棒棒糖、数熊猫、数蛋糕等,学生对这节课所讲的两种数数的方法掌握得很扎实,大部分学生对相同加数,以及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两个新的概念理解较好。特别是在讲授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实际魅力,同时也体会到了“玩数学”带来的无限快乐。极大的培养了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另外本节课还设计了练一练这一环节,如数酸奶、数苹果等,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还利用了学生身边的其他事物,让学生利用这节课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当然本节课也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显得有点乱,没有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要求,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