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2022-08-18 文化 100阅读

作者通过描写飞去的鸟儿,逝去的云,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情,也表现作者的坚定意志。

《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扩展资料

诗人李白在写《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时,已经辞官离开京城长安将近十年,此时的他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已经有了自己相当深刻的认识,个性孤傲清高的李白难以与昏暗的现实相容。

因此他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愤世嫉俗的情绪也与日俱增。无奈之中,他只好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之时,向大自然寻找慰藉,寻觅知音,这首诗表现的正是李白那样的一种心境。

古诗是主观性最强的艺术,它使一切生活的影子清晰地投射到情绪的河流里,是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

这首诗的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从表面看来好像在写眼前之景,其实,是诗人把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伤感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天上几乎所有的鸟儿都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了,寥廓的长空虽然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下来,而是慢慢地越飘越远。

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这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孤傲之人。“尽”、“闲”两个字,巧妙地把人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中:仿佛是在群鸟喧嚣消除之后感到的格外静寂;在翻滚的云朵消失之后感到的清幽平静;而“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闲”,是为了表达悠闲舒适的情感,用孤云的闲适衬托李白自己心境的闲适。 它们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充分表现出李白虽然独坐,但在内心却不存在孤独的感觉,反而情意悠然。

李白运用以“动”衬“静”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给人无限的遐想,并且把他“独坐”出神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句用浪漫主义手法,给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却没有离开,而是久久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感觉到那壮美的大山似乎正含情脉脉地与自己对望之中,彼此之间在沉默之间也已达到了心与心的交流。

达到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效果,表达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这等小事不足挂齿。这种反衬的表达手法,让人心生敬佩之情。诗人越是写山“有情”,越是表现人“无情”,他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越透露得丝丝入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