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病的致病因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容易反复,它们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的难题。很多患者因为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而失去信心,甚至认为风湿免疫病是不治之症,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究竟这类疾病应该如何治疗,近年来医学界在这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能否将其治愈呢?以下让我来一一解释。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激活相关的疾病,它的特点是可以累及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并且可以检测到多种异常的自身抗体。人体中的免疫系统精密而复杂,它像一张无形的网,保护着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免受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但是如果免疫系统的调控出现问题,大量异常的抗体错将自身正常的组织器官当作“有害物质”并对其进行攻击,就会造成机体的损伤。正因为免疫系统作用广泛,调控机制复杂,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以前因为各种检查技术比较落后,很多风湿免疫病不能得到很好的诊断和评估,加上非风湿免疫科专科医生对风湿免疫性疾病不够了解,所以治疗上常常是无从下手,
或者只能对症处理,缓解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病因。例如对于类风湿关节肿痛的患者,若我们仅仅给予消炎止痛药物,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缓解疼痛,但是并不能阻止关节的破坏,最终还是会出现关节畸形。有的医生甚至直接对病人说风湿免疫病是治不好的,大大打击了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导致病人消极的放弃治疗。而对于风湿免疫科专科医生来说,因为他们了解到该病的本质是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所以他们经常会用到一类叫“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将免疫功能调整致正常水平。这类药物通常是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关键部位,从而达到减少异常抗体的产生,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各种新一代的抗风湿药物相继面世,与老一代的药物相比,它们的作用部位更加精确,效果更加,副作用更少,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为风湿免疫学科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各种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使到很多原来认为是“不治之症”的风湿免疫病有了临床治愈的可能。例如以前我们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手段并不多,主要包括消炎止痛药物和使用柳氮磺吡啶等一些兼有杀菌和调节免疫的药物,很多病人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最终仍出现“驼背”和脊柱强直。当生物制剂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以后,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临床缓解,并且避免了脊柱、关节的强直变形,大大减少了该病的致残率。再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因为它易致全身多器官损伤,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控制,在过去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但是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其认识逐渐加深,已经摸索出一套规范的诊治方案,加上免疫抑制剂的不断改良,药物副作用已大大减少,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生存率已明显提高,很多人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结婚、生子。
鉴于目前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各种新药的推出,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风湿免疫病已经不再可怕。它就像我们熟知的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干预而得到完全控制,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绝大部分的风湿免疫病患者经过正规抗风湿治疗后,都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即不再出现关节肿痛、脱发皮疹、皮肤黏膜溃疡、疲乏无力等症状,并且不会出现关节变形、脊柱强直和器官的损伤等严重后果,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平时只需服用少量药物甚至可以完全停药,而不会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以上结果就是我们所说的“临床治愈”。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患者会因此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