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是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N.Chomsky)在其转换生成法理论(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Linguistics)中提出的。他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performance)两个概念。在他那里,“语言能力”是指语言规则内化的体系(internalizedsystem),“语用能力”指人对语言的使用。乔姆斯基(N.Chomsky)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学习语言的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LAD),而这种机制是由一套语法规则构成的,这套语法规则(UniversalGrammar;UG)适合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当小孩学习语言时,他自动地修正他的语法规则来适应所学的语言,当它与特定语言语法规则相一致的时候,小孩就学会了这门语言,这就是“转换”和“生成”。按照他的理论,人类学习语言的活动就是人类天生的语法系统(UG)向特定语言语法系统“转换”,“生成”新的语法系统(也就是“内化”),当新的语法系统一旦生成,他就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句子来,从而能够运用语言。所以,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语言规则“内化”的过程,而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内化”能力,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社会学家海姆斯(D.H.Hymes)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认为语言不仅有语法规则,还有使用规则,如果没有使用规则,语法规则也就毫无用处了。他阐述了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一是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二是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三是能辨别语言形式的可接受性;四是能知道语言出现的或然性:是现实常用的,还是罕见的个人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