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

2022-03-18 时事 121阅读
民间借贷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法律现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法律特征:
1.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民间借贷双方通过签订书面借贷协议或达成口头协议形成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债权债务关系是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一旦形成便受法律的保护。
2.民间借贷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约行为。借贷双方是否形成借贷关系以及借贷数额、借贷标的、借贷期限等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书面或口头协议。只要协议内容合法,都是允许的,受到法律(包括《合同法》)的保护。
3.民间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贷物的实际支付。借贷双方间是否形成借贷关系,除对借款标的、数额、偿还期限等内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要求出借人将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交付给借款人,这样借贷关系才算正式成立。
4.民间借贷的标的物必须是属于出借人个人所有或拥有支配权的财产。不属于出借人或出借人没有支配权的财产形成的借贷关系无效,不受法律的保护。
5.民间借贷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是否有偿由借贷双方约定。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有偿的,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
6.民间借贷利率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含利率本数)的部分受到法律保护。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